(四)如何提升职场认知?

情境案例

苏一鸿进入一家咨询企业,还没有什么具体的工作,就是打打下手,随口问一位资深同事 “最近做什么呢?”,同事说:“做一个小单子”,“多大的项目?”,同事说:“30万”,苏一鸿吓一跳,30万还是小单子,就是面对新人太高自己吧,我现在的工资三年也赚不到啊!

两年时间里,苏一鸿参与了公司100万的东X项目、800万恒Y项目、1440万的沈Z项目, 走南闯北,马不停蹄,有时候一日三城的赶路,加上客户都是百亿大公司,品质要求也相当苛刻,苏一鸿也压力山大,还好在自己的努力中和同事的帮助下,顺利成长为项目经理,最近谈了一个SN项目,用30分钟电话就搞定了60万的小订单。”这时一鸿也明白了同事说:“小单子,的确是小单子”

再后来,一鸿自己独立出来做咨询顾问,有时间跟毕业的小伙伴聚会聊天,都会谦虚的说到:“我做的都是中小企业,营业收入3~5个亿的小公司,每当这时,小伙伴都惊讶到三个亿还是小企业,一鸿也比较差异,我做过最小的企业也有十个亿,然后聊起国家政策导向,市场规划,未来哪些地区有发展,国家支持什么项目,小伙伴根本接不上,小伙伴并不买账,说那么多没有用,你就说:“怎么赚钱就行了?”,一鸿感叹,职场认知不同,做的事情和说话的语言体系都不同了,真的是我变了吗,还是他们这几年根本没有长进啊!他们这几年都干什么了,如果你是苏一鸿,你能知道他为什么认知比同学们强很多吗?

智行解析

首先、认知不提升,行为就会原地踏步,三年前的一鸿可能跟三年后的小伙伴一样,而小伙伴们可能通过试用期后,就再没有提升了,接下来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重复使用这三个月的技能而已,所以产生差距是必然的。

其次、在没有进入职场的时候,大家对社会都是一张白纸,一旦进入社会,不同的圈子认知是完全不同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等等需要的认知都不一样,基础员工和公司领导完全不同的思维,大企业和小企业赚钱的路径和模式更是天差地别。

最后、圈子不用可以去换,只要认知对接,不换圈子也不行,因为大家没有多少共同语言了,不同的认知就把大家给分开了,所以说:“如果大家的终点都是创业,那么在职场中,找到跟自己认知同频的人去一起做喜欢的事情就是你职场工作的核心。”

纵横职场

第1、​ 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你永远赚不到你认知以外的钱,也就是说你想都没有想到过,让你能做到,也是天方夜谭, 所以在职场当中,每天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认知,突破自己的认知壁垒,否则你干3年还是干5年,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来说都没有任何价值。所以要不断能看到更大的视野,在更大的平台和空间里,才能赚到更多的钱。比如企业赚钱也有不同的层次,你看不到也赚不到更多的钱。

举例:企业赚钱的五层思维模式

1、成本领先:也就是强调性价比,如何使我的成本比别人低,并且卖一样的价格,我就能赚的更多,我是否科研扩大规模,运用“规模效应”使原材料成本降低40%,那样我就有竞争优势了,如同福耀玻璃的策略,我是否科研通过“流程再造”,提升效率,让生产成本降低40%,如同福特汽车的成长过程。

2、细分领域:找到一个细分人群,我生产一个产品就来解决你的问题,比如:你是卖钙片的,但只做老人吃的钙片,都是经营鸭子的,你是卖鸭脖的,我就卖老鸭粉丝汤,总之,细分人群,细分品类,让自己占据细分领域的制高点。

3、品牌思维:要想赚更多的钱,就要把你的商品变成品牌,只要做成品牌,就是抢占了人们的心智,王老吉就等于凉茶,百度就等于搜索,格力就等于空调,电商就等于阿里巴巴,你的财富就会滚滚而来。

4、平台模式:平台型模式,也就是连接思维,这个方面就睡我修路架桥,然后收过路费,把卖家买家连到一起,你们只要交易我就收钱,任何品牌都要在我的平台上交易,都要过路费。

5、生态共存:就是构建一个和谐共存的生态圈,我构建一个小社会,大家在一起玩,一起嗨,生态的价值就是也可以衍生出很多产品,很多模式,可以是成本最低的、可以是品牌、可以是平台都嫁接进来,有人玩就有业务,这样的生态环境,赚钱太方便了,比如腾讯就这样的生态。

就企业家而言,也需要提升自己的战略眼光,天天盯着自己产品成本的老板,永远不可能赚到品牌价值的钱,品牌价值做的再好,也不可能有人去给你交“过路费”,无论个人还是生意都是一样的道理。

第2、​ 持续学习突破环境:每一次提升自己的认知,就是更新自己的头脑,让自己看到更广大的世界,不断总结完善自己,个人要学习,企业作为一个经营体也要学习,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对手的劣势,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作为职场人更多要关注自己企业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看看自己是否能够为企业添砖加瓦,你也就有了从老板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要时刻关注行业中企业竞争的态势,并多分析。

行业竞争态势与自我优势分析表

序号

行业竞争力

现状简述

对本企业影响

1

买方讨价能力

2

现实竞争对手威胁

3

潜在竞争对手威胁

4

替代品威胁

5

供方讨价能力

6

其他战略利益相关者

​ 主管部门

​ 社会公众

第3、​ 做难事必有所得:一定要去做有困难的事情,因为你做这件事难,别人做也难,如果做容易的事情,谁做都容易,那么为什么会轮到你,越做困难的事情,越没有人跟你竞争,如果有人说这个事情太难了,你要显得更兴奋,这说明你正在走一条非凡的道路。

第4、​ 职场洞见和进化:站在创作价值的地板上,自律和学习只是基础的操作,在任何时候,洞察市场,与周期共舞,能够分析自己周围的环境,进化自己的观看,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分析与国家或企业,按照他们的周期规律办事才能让自己的能力有用武之地,顺势而为,每天都在成长和进化之中。时刻准备着机会的到来。穿越迷雾之后,你会发现 “你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

第5、​ 刻意练习走出舒适区:要相信自己突破自己,走出大脑的舒适区,让自己重生,就要做“刻意练习”,日常中有哪些可以练习提升认知的方法呢?

1)​ 找一位导师帮助你提反馈意见,如果没有导师,可以将技能分解出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练习,练习中要有效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你的不足,或者努力去复制杰出人物的成就,不断的尝试。

2)​ 专注和投入的练习状态至关重要,并持续激发自己提升认知的动机,培养各种习惯帮助自己继续前行。

3)​ 强化前行的理由,相信自己会成功,不要半途而废、轻易放弃,在前行中,尽量获得身边人的鼓励,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比如留出固定时间来专注学习成长做事,不受外界干扰。

4)​ 刻意练习的过程就是走出舒适区的过程,要从“舒适区”去寻找自己可以承受的“学习区”,在“学习区”通过大量的刻意练习,不断的“反馈”正向能量。强大新的认知,最后让“学习区”变成新的“舒适区”,我们就实现了头脑的升级,不过还需要不断的强化,再次进入“学习区”,让自己实现螺旋上升。

「刻意练习」

从今天开始一定要想着跟比自己高段位的人交流,如果不知道什么是高段位,就找年龄大的赚钱多的:练习跟高段位的人接触的技能?练习更新自己的思考模式和技能?

实践训练一、

实践训练二、

实践训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