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产业链很长,核心是三大资源:优质茶园、炒茶工艺及师傅(做出好茶的关键)、资本。目前中国茶产业有“三股势力”,是中国茶产业格局改变的驱动力:
1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带动了资本对茶园的圈地运动。
2国字号企业及部分炒家从流通渠道的投机炒作转入产业上游或下游的实体经营战。
3各地的产区茶企开始通过品牌连锁专卖店走出传统茶叶批发市场的局限。
从“三股势力”与三大核心资源的匹配情况来看,实际上“三股势力”的机会大致是均等的:圈地及炒家转变的资本不仅没有品牌与渠道,甚至在收茶、炒茶的工艺技术上都不具备经验;国字号茶企拥有优质的茶叶产区资源、工艺、炒茶师傅等,却大都以大宗原料茶交易为主,真正的品牌茶所占份额不高;地方(包括自有茶园业主)茶企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拥有茶园及炒茶资源,缺乏资本扩大再生产,经营模式上刚刚开始从散装试水品牌专卖店。
“三股势力”都有致命的产业链“死穴”,导致无法在市场上做大规模,从而利用市场势能对产业格局进行洗牌,三种驱动力目前还处于一种没有“短兵相接”的博弈状态。
在这种形势下,真正的战略资源不是政策,不是资本,不是经验,而是能够将资源、资本、智本三者结合在一起的“领头羊”。
“三股势力”里的任何一个茶企,都可以找到撬动三大资源整合的跳板与筹码。关键是是否具备战略洞察,或者说“一以贯之的经营意志”。
有了这种坚定的意志,茶企才能从自然增长转向“战略增长”,彻底改变自然增长时代形成的路径依赖与落后模式——这就是茶企真正的差异化,不是想一句广告语、请个明星代言之类徒有其表的品牌差异化。
无论茶企在哪里、做哪个品类、属于“三股势力”里的哪一种,都有机会去实现快速规模化,绝不是只能在传统模式上“小富即安”。
中国茶企要有大觉醒:没有规模化,一切都枉然。要想规模化,需先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