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5武汉市的三甲医院医用康复机器人的配置情况
医院名称 | 配置设备 | 备注 |
同济医院 | Alexia上肢康复训练系统两台 广州一康下肢康复训练系统一台 | |
武大中南医院 | Alexia上肢康复训练系统两台 下肢医用康复机器人一台 | |
协和医院 | 无上下肢康复训练系统 | |
省人民医院 | 有智能脊柱康复训练系统 | |
湖北省梨园医院 | 璟和技创医用康复机器人一套 | |
湖北省荣军医院 | HOCOMA AG/瑞士全自动下肢康复机器人(进口)/壹套 |
分析:武汉市场和全国发展形势一样,三甲和特三甲医院对医用康复机器人的引进工作还没有完全启动。作为湖北最大的两家特三甲医院对康复科的建设有很大的差异:一是同济医院的康复门诊的面积是协和医院的2.5倍;二是同济医院已经有Alexia上肢康复训练系统两台,广州一康下肢康复训练系统一台,而协和医院无上下肢康复训练系统。
目前中国医用康复机器人和二十年前的腔镜技术很类似,腔镜技术顺应世界医学向无创和微创的方向发展,首先在欧美医院大规模运用在临床。刚开始腔镜技术进入中国,第一批引入的以三乙和二甲医院为主,通过数年发展,被中国医疗权威专家认可,现在腔镜技术已在全国各地医院遍地开花。若干年以后,医用康复机器人也会走进各地医院,为康复患者服务。
跨行业经营:绑定专家者“生”,盲目投资者“死”
一大批互联网公司携上百亿的资金,以互联网的思维,采取“颠覆性”的手段,去做中国医疗行业,其上百亿的资金只换来一句话:“中国医疗行业和中国互联网市场真的不一样。”阿里巴巴在中国医疗市场投巨资布局,几年后,不得不联手知名医疗器械企业开拓中国医疗市场。横空出世的“滴滴医生”在经历“荒唐不惊,笑料百出”的演绎中,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以上盲目投资最后落得打水漂的结局。
中国医疗行业封闭,拒绝分享,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的烙印。笔者认为,医疗器械行业最大的风险不是来源于市场竞争,而是政策性的风险,更应该引起关注的是目前还未出台关于《医用康复机器人的行业标准》,这些注定对跨行业经营的企业迎来严峻的考验,盲目投资者“死”,绑定专家者“生”。
医学权威专家,国家行业政策专家、法律专家、医疗器械营销管理专家、医保专家、招标专家会告诉你新产品如何定位,如何挖掘USP ,如何做品类管理,如何用好医疗权威专家资源,如何做品牌战略管理,如何有效建立市场的学术推广和营销管理体系,如何规范我们的经营行为,如何去规避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如何对招标项目进行全程掌控,让竞争对手无计可施。只有长期捆绑各类医疗和医疗器械专家,跨行业经营者才能生存和发展。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注明:由国家食药监局标准研究院牵头,包括全国各大医疗器械检测所等机构,已确定将“医用机器人标准委员会工作组秘书处”设在苏州医用机器人创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