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和市场的匹配度,就是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的程度,就是最经典的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它要求我们要理解市场的需求,同时保持产品有相对的竞争力。
产品和市场的匹配度高,市场开拓自然就相对容易,销售业绩进入良性增长的状态。须知,这种状态当然是经营者们追求的,但它也是动态变化的,因为市场竞争中所有的因素时刻都在变化,这也是商业组织要高度重视会员制客户经营的原因。
如何去量化评价产品和市场的匹配度?我们关注两个指标:
(1)投入产出比
投入产出比(Return On Investment,ROI),又称投资回报率,简称投产比,是项目投入资金与产出资金之比,即项目投入1个单位资金能产出多少单位资金。投产比是普遍的经营者和投资者最为关注的指标了,是人们做投资和经营决策的最关键的依据。
投产比的数量可用“1∶N”的形式表达,N值越大,经济效果越好。也可用这个公式ROI=利润/投入=(收入-成本)/投入,是用于衡量产品投入效果的重要指标,人们经常说的要追求的“ROI跑正”,就是指获得正向的投入产出比。
例如,我们来算一个广告投放ROI,广告投放共投入10000,累计获得收益15000,在这种不存在前期投入的情况下,投入=成本,则ROI=(15000-10000)/10000=50% ,项目获得50%的投入产出比。
再比如,我们开发一个APP互联网应用,应用上线前投入的人力、机器等,累计投入200000元;上线后,APP一年总共获得收入500000元,期间各种管理和运营成本为350000元,则ROI=(500000-350000)/200000=75%。
从以上两个案例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当项目涉及较长周期且存在前期投入时,在计算ROI的时间区间内,成本无法完全覆盖投入时,成本与投入不相等。此外还可以看出,不同场景之间的ROI并不存在可比性,并不是说APP研发的投产比75%一定优于广告投放的50%,两者对于投入的划定不一样,无法进行直接的比较;但同行业同场景间的投产比依然具有可比性,一般投产比越高越好,表明产品和市场的匹配度越高。
ROI>0时,收入> 成本,随着时间的累计,才有可能覆盖投入;ROI=0时,收入= 成本,在一定时期内,收益能够覆盖成本;ROI<0时,收入< 成本,项目处于亏钱状态,需要及时调整,提升ROI。
(2)净推荐值
净推荐值(NPS,Net Promoter Score)是一种计量某个客户将会向其他人推荐某个企业或服务可能性的指数。它是目前在营销界被广为应用的顾客忠诚度分析指标,用于评价顾客对我们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是否会做出积极或者消极、正面或者负面的行动。
获得NPS值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让顾客做问卷调查,只有一道题:
“你有多大可能把某品牌/产品/企业推荐给周围的朋友?”让用户从0—10分给出分数,0分代表“完全不愿意”,10分代表“一定会推荐”。
图13
从0分到10分,NPS划分出了三个层级的忠诚度:
(1) 推荐者,给分9-10分,对品牌/产品/企业的忠诚度很/极高,他们会继续购买并且乐意推荐我们的品牌/产品/企业给其他人。
(2) 被动者,给分7-8分,对品牌/产品/企业比较满意但并不忠诚,将会考虑其他竞争对手的品牌/产品/企业。
(3) 贬损者,给分0-6分,对品牌/产品/企业很/极不满意且毫无忠诚,不仅会停止购买,而且可能会传播品牌/产品/企业的负面消费,形成坏口碑。
搜集到一定数量样本的问卷之后,用以下公式:
净推荐值NPS=(推荐者数/总样本数)*100%-(贬损者数/总样本数)*100%
来计算出推荐者和贬损者之间的百分比差,得出NPS的值。一般而言,NPS数值越高说明一个公司的忠实用户越多,在50%以上可以认为是不错的,达到70%-80%之间说明企业/品牌/产品已经拥有了一批高忠诚度、好口碑的会员,而得分低于50%以下的话,组织/机构就需要去考虑调整自身的企业形象、产品定位等,来提升NPS指数了。
我们不但可以运用NPS来评价顾客对品牌/产品/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更可以通过NPS这种评价方法来找出我们服务体系中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可以通过在问卷中增加一道题目“你给出这个分数的原因是什么?”,或者针对贬损者和被动者进行专题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