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从格物致知到诚意正心

上一次课我们讲了第四章,“释止于至善”。我们首先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了自己应该止于何处。所谓至善,至,就是最;善,就是好;至善,就是最好。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得最好,就是至善。当老板的就做最好的老板,当员工的就做最好的员工,当机关公务员就做最好的公务员,不会因贪腐问题拉下马。

在古代,做皇帝宰相,在他们的位置上“止于至善”,就是要做圣君贤相。把“止于至善”落实到基本的社会人际关系中,那就是君臣关系、父子关系、与人相交的朋友关系。“君止于仁,臣止于敬,父止于慈,子止于孝,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我们把“止于至善”的理念,从大的概念落实到每一个人,落实到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个人,不管你身份如何,地位如何,你要想达到最好,达到“止于至善”的目标,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以修身为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要从自己修身这个本上做起,才能达到“止于至善”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