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人设的塑造,其实可以用一个最简单的公式来完成,即社群人设=人设身份+人设性格+人设作用/功能,具体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一)人设组合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人设身份和人设性格。对于以个人为主的微社群场景,人设身份和性格可以跟自己的实际情况挂钩;而在企业社群场景中,则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逻辑先确定人设身份,然后再确定人设性格,最后再基于运营指标拆解和社群类型,来确定人设作用/功能。
我们可以在纸上分别将社群人设身份、人设性格、人设作用/功能进行简单的罗列,如图9-2所示。
图9-2
然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个连线,从而组成社群人设。
(二)梳理人设形象
IP打造法中的IP符号的传播,落地到社群人设上其实就是要来树立人设形象。可以从3个维度进行包装:名字、形象、标签。
1.名字
首先,社群人设起名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要容易记忆。太过复杂、绕口的起名,必然会影响传播,更重要的是容易记忆的名字可以第一时间在抢占用户心智。
其次,起名需要具备一定的联想作用。如何来理解呢?一方面是可以直接突出人设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让人去幻想群主的各种可能。例如社群的群主,其身份是助理,取的名字都是××助理-花花、××助理-×××等。这种起名让人非常清楚群主是谁,与之是什么关系。给人的感受,就是老板身边的亲信,跟他沟通交流,就几乎等同于和老板沟通交流。在平时运营时,群内的交流、投诉处理等,很容易就营造出身边人,能够有效解决问题的值得信赖的人设。
2.形象
这里的人设形象主要是指头像,一般都是以真人生活照为主,这样可以增强亲密感。除此之外,如果是在微信生态下的社群,形象还包括朋友圈封面及日常推送的内容。如果是在QQ社群中,则包括QQ空间等。用一句话来概括,人设的形象主要是通过视觉来展示和传递的。
3.标签
社群人设的塑造其中一个关键要素是人设性格,而给人设贴上一个标签其实就是让这个性格可以基于某个具体的场景来体现出来。例如学习型社群,群主人设性格定位是热情,那么标签可以是:热心靠谱的班长。这样之后每天都让自己贴着标签去做事,久而久之,别人提起你,就会联想到你的标签。标签主要是通过个性签名等方式展现的。
(三)提升人设个人能力
当我们确定了社群人设之后,就需要开始展示自己的人设。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特别需要主要的地方:
第一,你的行为模式需要符合人设定位,尤其是身份和性格这两个层面。例如你人设性格是热心、开朗的,但平时却很少在群里交流,这就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地方。
第二,你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这一点如何来理解呢?要知道人设不管如何定,归根结底是由具体的、真实的人来支撑的。哪怕是虚拟人设IP,也是由运营人来运营、维护的。因此,个人能力其实对于人设的塑造是起到关键作用的。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业务能力、沟通能力、情商等,同时拓宽更多的知识面,这样才能让我们在与用户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通过沟通,逐步展示自己,加深用户对人设IP记忆,提升其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