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与河,中华文明的两条主线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从这里看,好像是从神农氏到尧舜,是一个接着一个当王的。其实,并不是神农氏死后黄帝就继位。实际上伏羲氏、神农氏,都是代表一个族群,代表一个时代,其间是经历很多代的。

神农氏之后,随着黄帝部落的兴起,炎帝部落却开始走下坡路,社会也走向衰败。经过一代代的传承,炎帝部落继承者们的德行也越来越差。后来,各地的诸侯们也起了纷争,互相侵犯,当时最大的一个大诸侯就是蚩尤,谁也惹不起他。而在中原地区,有熊国兴起,就是黄帝的部落。随着有熊国的实力慢慢增强,黄帝一方面修其德政,另一方面增强兵力,可谓是文武兼备,成为当时最大的诸侯,并联合炎帝,灭掉蚩尤部落。炎帝部落的统治地位,也由黄帝取而代之,从此,黄帝成为华夏诸部落的首领。

黄帝时代,中华文化就更发达了。传说黄帝发明了指南车,自己坐上指南车,用以征讨不听话的诸侯。蚩尤当时虽然很厉害,但是面对黄帝的这些“高科技”装备,在指南车这种“精确制导武器”的打击之下,他也招架不住,最终还是被黄帝灭杀于涿鹿。

从伏羲的木德主运,到神农的火德主运,再到黄帝的土德主运,就经历了这些过程。土德主运,土色为黄,所以这位帝王称为黄帝,即黄色之帝。当时炎、黄之争也很厉害,炎帝的部落发源于烈山,据考就是现在的北川、汶川一带的羌族地区。炎帝代表的是四川西北部的文明,是为长江文明。过去认为长江是以岷江为正源,其发源于岷山,直到近代西方人才精确测量出金沙江的长度更长,水量也更大。但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金沙江一线都没有形成系统而强势的文明,反而岷江从上古时期的文化就非常发达。而黄帝部落崛起于中原,代表了河南、山东一带的黄河文明。所以,长江、黄河是中华文明两大源头,炎黄子孙,实际上就是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子孙。

从黄帝取代炎帝这件事上来看,也说明以黄河文明为代表的中原文化逐渐占据上风,取得了中华文明的主导地位。但是从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来看,长江文明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不可忽略的另一条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