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立使命

德鲁克认为,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想清楚三个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这为我们指出了确立使命的基本步骤。如图4-3所示。

图4-3 提炼使命的三个步骤

(1)我们的事业是什么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是站在当下看企业的使命,其中要梳理三个问题:

1.我们提供什么产品

德鲁克认为,要想弄清楚我们的事业是什么,第一步要回答的是“谁是我们的顾客”。事实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往往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即我们提供什么产品。所以,他在探讨谁是顾客时,举的保险丝盒和闸盒生产商的例子,就是从现有的产品出发。

这一步只需要把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产品分类列举出来即可,没有难度。

2.谁是我们的客户

企业生产产品,不是为了自己消费,而是要通过客户换取回报,没有客户,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和意义。因此,企业的事业是什么,不能由自己定义,而是由客户定义,界定我们的事业,首先要找到我们的客户。

梳理我们的客户,不是具体罗列出谁购买了我们产品,而是要描绘出产品所针对的客户群体有什么特征,他们在哪里,包括现在的购买者和潜在的购买者、直接的购买者和间接的购买者。

笔者曾经服务过一家精密制造企业,其产品主要是手机连接器、手机金属外壳、笔记本电脑金属外壳等精密终端产品的零组件,那么他的客户群体就是所有从事精密终端产品生产的下游厂商,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耳机、智能穿戴设备等生产厂商,而不仅限于当前已合作的客户。

3.客户的认知价值是什么

客户的认知价值是指,站在客户的角度看,他需要从我们的产品中获得什么价值。

每一种消费行为背后都是人的欲求在驱动,客户购买一件产品,真实要满足的欲求是什么,可能与我们想象的不一致。生产燃气灶的企业也许会认为自己的竞争对手是其他燃气灶厂商,但他们的客户其实购买的不是燃气灶,而是最便捷的食物烹调方式,他们的竞争对手可能是电炉、煤炭炉等所有提供便捷烹调方式的厂商。

所以,决定企业应该生产什么的不是企业自己,而是客户,是客户的认知价值。

客户对于价值的看法是比较复杂的,有的侧重价格,有的侧重品质,而很多时候客户做出购买决定时,考虑的是综合了价格、品质、服务等维度的总价值,企业应该以系统化的方式向客户探寻真正的答案。

(1)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

当今社会,技术、市场等商业环境更新、变化的速度远超以前,企业的使命也要洞察趋势、顺应时势。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就是要从发展的角度看一下周围的环境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对客户的需求产生了什么影响。

1.社会环境有哪些变化

社会环境主要分析两端:

一是需求端,主要看人口结构和人口动态的变化趋势,以及客户群体的购买能力、已被满足的需求,判断市场空间和需求偏好的走向。

二是供给端,主要看行业有哪些新技术、新模式。例如苹果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开启了全新的智能手机时代。

2.环境变化让顾客需求发生了什么变化

主要看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变化改变了哪些现有的需求,以及客户对价值的看法,创造了哪些新的需求及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式。例如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出行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对自行车、电动两轮车的需求不再像过去那样首先看重价格,而是追求更高端、更智能,行业中的企业必须关注并适应这些变化趋势。

3.有哪些客户需求未被满足

企业可以从两个视角发现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

一是站在现在,从客户的认知价值看,我们的产品与客户的真正需求有哪些偏差。例如汽车厂商采购一批车灯,他真正需要的不是车灯,而是关于汽车照明的整体解决方案,这就需要车灯企业提前介入客户前端研发,为客户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二是站在未来,从环境导致的需求变化看,我们的产品与客户的真正需求有哪些偏差。例如人们对于高端、智能自行车、电动两轮车的需求等。

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就是企业的机会。

(1)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让企业看清现在的自己,“我们的事业将是什么”让企业看清未来的趋势,以及自己与未来的偏差。最后,所有的研究与分析都要落到一个问题——“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

梳理“我们的事业应该是什么”,主要是根据前面的分析来调整企业的业务,优化现有业务,增加新兴业务,根据企业最终的业务确定未来10~30年的使命,对应的也要回答三个问题:

1.是否需要改变某些旧业务

改变现有业务的依据是前面分析的“客户未被满足的需求”,改变的形式有三种:

一是现有业务已无法满足客户需求,需要逐步退出。例如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很多企业淘汰了传统手机业务。

二是现有业务与客户认知价值有部分偏差,对原有的产品、服务进行适当优化即可。例如过去人们买自行车是为了出行,现在买自行车更多是为了休闲、健身,这就需要企业更新产品技术,重新布局产品线。

三是现有业务满足需求的方式已经落后,行业中出现了更好的替代方式。例如很多汽车厂商打破传统的4S店经销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社群营销,通过线上征集客户需求、公开生产过程及日常互动交流,大大提高了客户黏性。

2.是否需要从事某些新业务

决定是否从事某些新业务,相对复杂一些,除了确定有“未被满足的客户需求”,还要看自身的资源、能力及市场的竞争情况。企业务必须做到:确认是否具备从事相关业务的核心能力,使自己的优势与外部的机会相结合,用己所长为客户创造价值,切忌盲目跟风,使自己陷入大而不强的战略陷阱。

增加新业务,一般也有三种形式:

一是基于现有产品与客户的认知价值偏差布局新业务。例如很多企业在为客户提供一个产品的过程中,发现了背后关联的一系列需求,进而决定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线,从提供单一产品向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转变。

二是基于新技术、新模式布局新业务。例如随着电池、电机、电控等技术的成熟,很多传统车企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业务。

三是基于市场空白布局新业务。例如攻克医药技术难题,为人们提供有效治疗肿瘤疾病的平价药物。

3.最终为客户创造的价值是什么

使命最终要落脚到价值,即企业的业务最终为客户创造的价值是什么。这一问题对于单一业务或者主业突出的企业相对容易回答,对于多元化企业,则要具体分析每项核心业务价值的基础上,找到其中的共性价值。例如美团兼有团购、外卖、打车、单车等业务,综合各项业务的价值,他们把使命定义为“帮大家吃的更好,生活更好”。

价值一般有两种表达方式,企业可从适应客户偏好和便于员工理解的角度,选择侧重表达功能价值还是象征价值。如表4-1所示。

表4-1 价值的两种表达方式

分类

特点

举例

适用企业类型

功能价值

从产品的功能出发,直观地表达解决了某个问题,或者改善了某个现状

阿里巴巴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To B类企业

•​ 业务相对聚焦

象征价值

在功能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表达功能价值背后的价值,如公平、效率、幸福等

•​ 京东的使命:技术为本,致力于更高效和可持续的世界

•​ 华润集团的使命:引领商业进步,共创美好生活

•​ To C类企业

•​ 业务相对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