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互联网+”的本质与影响

二、“互联网+”的本质与影响

(一)“互联网+”的本质

19939月,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信息高速公路”,宣布实施高科技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行动计划,旨在以因特网为雏形,兴建信息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 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000亿~4000亿美元,以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I),作为美国发展政策的重点和产业发展的基础,使全美国拥有海量共享的信息资源,最终将美国全面推进了互联网时代。

2015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将互联网列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意味着,互联网将成中国的国家战略。这完全相当于1993年克林顿总统在美国提出NII计划,它对中国起到的作用,不亚于当年推动美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NII计划。

“互联网+”行动计划旨在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国家将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发展物流快递,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搞得红红火火。并扩大跨境电子商务。

1.“互联网+是中国的一次产业革命

可以看出, 互联网+”的实质是一场工业革命里程碑式的产业革命,是对整个中国社会经济的重大改造与商业价值重构。互联网+”通过技术化、流程化、平台化会扩展到各行各业,对传统社会经济进行完全解构,通过互联网和非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创造更多原有模式之外的变量。随着融合的进一步加深,今后没有纯粹的互联网和非互联网,所有行业都可以统称为互联网+”行业。

从分散到集群,从提速到创新,从腐蚀到连接,传统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往往是点状的。这主要是因为在互联网发展第一阶段,互联网只能更多地基于自身形成产业化,比如网络搜索、网络社交、虚拟空间等。但随着近年来互联网公司产业化、平台化、生态化进入成熟期,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将用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实现与传统行业一站式的联通,使互联网化从分散到集群。

提高效率也是互联网的一个显著优势,互联网对于一部分转型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更多是一种加速器,而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不再是一个传统行业的加速器,而是一种创新。它更是一个连接器,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完全连接起来。

优化资源配置是互联网进入传统行业的最明显优势,从电子商务一开始就表明了这个特点,但这往往是以传统行业的市场缩减与消亡为代价的,在这个时候,互联网是一个腐蚀器,与传统行业的很多企业往往是针锋相对的。而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不再是腐蚀剂,而是一个营养剂,会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传统行业中找出新商业模式和就业机会。

互联网正在由改变价值传递环节进入价值创造环节。以往我们谈及互联网,互联网就是社交、电子商务、游戏,尤其是电子商务,它用互联网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但今天不一样了,互联网正在直接进入价值创造过程,更为直接的是进入到产品创造过程中。最为典型的是产品研发设计过程中的众包模式,以汽车制造为例,德国Street Scooter公司让所有供应商都利用互联网平台,参与到了最后产品的设计流程中来,这对传统汽车制造商是毁灭性的打击。

2.“互联网+”对传统互联网平台的影响

腾讯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工具,而这个工具不是普通的工具,它像蒸汽机车、内燃机、电力甚至核能一样,所有行业都可以用。随着互联网和传统行业不断地融合,互联网将成为一种信息驱动的能源。这样,所有的行业都可以把“互联网+”融入自己的企业当中,为自己的企业加入信息驱动能源。中国有6.5亿网民,其中5.6亿通过手机上网,手机用户全球第一。这意味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将会是全球第一,这样大的基础会形成5.6亿人24小时不间断地和周边产业与传统行业保持实时连接,因此,腾讯基于QQ与微信,只做连接器和内容产业开放平台。

百度、360是切入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是什么?是做“互联网+”的信息库,是信息与数据产业库。电商平台也是互联网巨头们的一个重要的连接器,以淘宝网、京东为代表,针对B2BB2C商业为中心的打造服务平台,形成“互联网+”工商业生态圈。

小米打造了三个连接器,小米手机、MIUI系统、小米商城。通过这三个平台产品,小米打造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跨界连接平台。

而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的合并,58同城与赶集网的合并,都是为了强强联合,形成统一的O2O平台。

巨头们的“互联网+”连接策略就是打造开放平台,比如腾讯,其“互联网+”模式是去中心化,场景化的、跟地理位置有关的需求分别实现,最大限度地连接各行各业,并对传统行业能够在自身垂直领域做出成绩的合作伙伴进行整合,塑造强大的生态。腾讯开放平台在三年内产生了超过2000亿元的产值,分成则达数百亿元。通过QQ与微信的“互联网+”,出现了更多的O2O结合,更多的创客、创业企业跟每个产业、每个行业深度整合。腾讯积极推动跟各大城市做“互联网+”合作,在各个领域进行“互联网+”的融合,提出“互联网+指数”概念,客观评价城市的产业在“互联网+”当中进展的程度和结合的程度。

(二)“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商业结构的根本改变

1.改变原有连接关系,改变分销或流通渠道环节

“互联网+”会重构原有经济结构中的供需双方的连接关系,导致连接环节的改变,甚至变成零距离的沟通,使得商品交易中各相关利益方都可以自由地瞬时表达自己的价值诉求与价值主张。

具体来说,过去我们受限于时间、地点、流程等信息不透明导致的高成本,互联网+”以后就能实现在线化(24小时接入)、规模化(一点接入,全球覆盖)、去渠道化(减少流通成本)。典型例子就是打车软件,大大提升了乘客和司机对接效率,但另一方面,出租车供给量和乘客打车需求原本就在那里,“互联网+”将这种存量的效率和体验发挥到极致。

依靠长渠道或众多环节以及暗箱运作来获取利益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取而代之的是效率的提升与环节的创新,信息不对称的环节,将被边缘化或颠覆。而互联网的零距离将最终实现。依靠中间环节获取利润空间的企业形态将消失,依靠地域、行业效应实现壁垒或垄断的行业将被颠覆,大规模化工厂将被取缔,那些通过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特殊长渠道与多环节将会被抵消。原有供应链上的掌控不对称信息的关键角色——权力,在稀释、衰退甚至终结。价值链上的流通渠道霸权、分销渠道霸权、零售终端霸权将逐渐丧失主控力。如特斯拉通过社会化媒体接触用户,在自有电商销售产品,根据用户预订量分批生产产品,从而实现零营销费、零渠道费与零库存费的成本结构。

一切都是全连接与零距离。

2.改变原有交易双方的信息结构

通过“互联网+”,传统行业各个领域的交易双方,信息不再是不对称的,卖方不再掌握信息主导权,而消费者主权也将出现。互联网连接一切并消除距离,将会把消费选择权真正交回到用户手中。“互联网+”将改造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传统行业,使信息透明化,彻底改变原有商业社会中的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局面。

3.改变原有企业的资源结构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传统企业的资源是资本、技术、市场、客户、合作伙伴等,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所拥有的海量的市场信息和用户数据将是最宝贵的资源。对于企业来说,在互联网环境下,掌握足够大量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将直接影响企业战略决策。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信息化的另一面是信息垄断,也就是更高规格的信息不对称。当然这个信息不对称指的是竞争对手间的,而非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4.改变原有供需关系,创造新的“互联网+”需求

互联网+”与各行业相结合产生新模式,最后产生核聚变一样的效应,传统行业将会产生质变,供需双方在结构上的供应方方式与需求来源都可能发生改变。传递价值这一环节已经被重构,互联网将真正进军传统产业,重构商业的源头,创造价值端。

这种质变不仅在于提升效率,而在于对整个市场产生根本的改变。在之前的互联网时代,很多企业只是在传统行业互联网化”,物理叠加并改善存量。比如当前很多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转型,用电子商务去转移企业原有市场存量。但现在企业才是互联网+”,化学反应后创造增量,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效率重建。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后,不只是改善了效率,而是在供给和需求两端都产生增量,从而建立新的流程和模式。

供给端是点石成金,将原本的闲散资源充分利用。需求端则是无中生有,创造了原本不存在的使用消费场景。两者结合,将会创造更多需求,以及新的供求关系。例如专车软件,与打车软件不同,它的模式是将社会中更多的闲散车辆集中起来,成为商品资源进入商业流程,增加了供给;而乘客则在打车之余,多了专车的选择,需求也增加了。如高德地图基于交通大数据云,开放我们的大数据能力,能够提供实时拥堵路段排行、历史拥堵指数对比等,并基于此提出智能躲避拥堵的出行解决方案。当这些能力与交管局、交通电台及其他各行各业合作时,就能创造出全新的供需关系。


46 互联网+”与各行业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