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表的基本结构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再加上各项其他收支,反映的是企业在某一经营期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和实现利润的情况。
譬如相亲,问完资产负债表(房、车)之后,丈母娘就开始关心利润表了,一年工资多少(营业收入)?有没有工资外的其他收入(比如投资)?有没有读MBA的计划(再投资)?一年花销多少(成本)?一年能存多少钱(净利润)?
所以,丈母娘是最懂得财务报表的人。
以方大炭素的利润表(表1-16)为例,可以看到哪些信息呢?在成本几乎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暴涨249%,那么自然营业利润及净利润大幅增长。这是很容易看到的信息,我们要去分析什么呢?
表1-16 方大炭素的利润表
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
毛利(或毛利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竞争优势如何,而毛利率的变动也体现了企业竞争力的变动。如果企业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其毛利率就处在较高的水平,企业就拥有对其产品或服务自由定价的权利,让售价远远高于其产品或服务本身的成本。如果企业缺乏持续竞争优势,其毛利率就处于较低的水平,企业就只能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来定价,赚取微薄的利润。
我们看方大炭素的毛利率,由2016年的25%增长至2017年的77%,这是公司收入暴涨的原因,如表1-17所示。为什么毛利率会暴涨?需要了解产业背后的逻辑。
表1-17 方大炭素的毛利率
总之,看任何一家企业的利润表,第一步必须去看毛利率。
如果能通过分析企业产品未来的供需判断企业产品价格的波动情况,再根据产能判断营业收入情况,投资就简单多了。当然这种分析适应于更适用能源要素企业,即上游企业,比如石油、钢铁、煤炭。
再来看看“家电双牛”的毛利率,如表1-18所示。2016年格力电器毛利率比美的集团高5%左右,能说明格力电器的产品竞争力比美的强吗?这5%是格力掌握核心科技带来的吗?
表1-18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的毛利率
其实并不能这么说,因为我们知道美的除了空调外,还有洗衣机、冰箱和小家电等。因此,关于毛利率,还需要按产品去分析。
如表1-19所示,格力的收入主要是空调,2016年毛利率高达38.54%,而美的空调同期毛利率只有30.56%,差额高达8%,看来格力电器的空调竞争力强过美的集团是毋庸置疑的,这个“核心科技”带来的毛利率不止5%。当然在小家电领域,美的无论是规模还是毛利率都要强势一些,这也体现了在小家电领域,美的集团是可以称王的。
表1-19 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空调的毛利率
总之,分析利润表时应该看营业收入的构成及变动,看看公司收入增长或下降背后究竟是哪些产品或者服务的收入在驱动,这个问题可以跟毛利率分析一起进行。
总结:在分析毛利率时,还可以拆分为按地域、按季度分析等,分析数字不是重点,重点是从数据得出背后企业产品竞争的变化(毛利率变动)、企业收入变动的驱动因素及可持续性(各产品收入的占比及毛利率变动)等问题,了解了这些,才能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更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