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每个品牌都有一个IP化按钮

品牌,商业世界的图腾。

品牌IP化,就是以积极价值观为内核,用人本化的品牌态度和IP创生的逻辑与方法塑造新时代品牌的人格风骨、绰约风姿与魅力生命。其生命力的源泉在于多主体参与、“共建共享”及其驱动的持续创新与迭代生长。

在农业文明时代,社会经济以小农经济、手工作坊经济为主。商品交易受到物理时空、生产规模的极大限制,物质相对匮乏、商业环境相对简单、竞争程度低、品牌意识简单初级。品牌(或牌号)的最初意义在于“区隔”、“识别”,人际传播中的“口碑”是形成品牌的基本路径。

十八世纪工业革命打开人类工业文明的大门。发达资本主义的技术革命引领生产力、生产效率实现大跨越、大提升,伴随着生产、市场、贸易活动向更大时空范围的发展,品牌这一古老的物种焕发了新的生机,并在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勃兴。二十世纪上半夜,人类饱受两次世界大战的折磨和摧残,经济崩溃,市场凋敝,民不聊生。当人类在战后世界的废墟上重新站立起来,大投资、大生产、大市场、大传播……新需求与新技术持续碰撞、激荡,人类终于又一次沐浴在工业文明的阳光下,迈开走向繁荣的步伐。

随着市场的饱和度与产品的同质化倾向与日俱增,企业要想自己的产品得到大市场用户的喜爱,品牌必须进化发展成为具有差异化形象、个性或价值内涵的载体。大媒体、大广告对于这一时代品牌的迅速崛起功不可没,首当其冲。

互联网时代颠覆、迭代、重塑着人类社会全新的生活图景和商业图景。信息爆炸,产品过多,传播过多,媒体碎片化,注意力稀缺,认知超载,消费者迭代……新技术与新需求持续碰撞与激荡,催生和塑造着新时代的新场景、新消费与新物种。在当下,品牌建设如果还是一如既往地陶醉于产品特性的“反复重播”,或者产品功能价值的“自嗨”叙事,效果往往大打折扣。在新消费和新传播的语境中,品牌“三观”能否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精神共振,用户是否对你有感、钟情、有精神信赖,就成为品牌持续成长、拥有用户的关键。

互联网推动并赋能人类进入到回归人本、实时在线、高频互动、数据赋能的新商业时代及其多维生存、协同共生的新生态图景。毋庸讳言,品牌IP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事物,也是关乎万千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