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企业平台形成合理的上下级企业利益分配结构。
第二,企业平台根据下属阿米巴的不同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利益分配办法。
第三,应在上下级利益之间平衡。一方面,企业平台应聚集足够的财力,进行项目投资,调节企业平台发展方向,真正成为投资中心;另一方面,阿米巴组织留有一定的剩余利润,进行再生产和持续发展。
第四,为保障企业平台整体利益,促进新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扩大和保障市场占有率,平衡不同阿米巴组织的收益,需要运用内部定价来调节不同阿米巴的利润状态,并通过选择不同利益分配手段,达到企业内部经营竞争上的公平。
第五,当阿米巴组织牺牲局部利益,而有利于企业平台整体利益时,企业平台应通过一次分配或二次分配机制,对阿米巴组织进行补偿。
【案例分析】
从品牌商转型做企业平台
荣昌洗衣连锁店原本是一家传统型企业,在行业内排名前三,拥有近千家自营门店和加盟店,很明显是一家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洗衣领导企业。
2013年开始向平台转型,做了“e袋洗”O2O在线洗护平台。企业平台转型的最初阶段,“e袋洗”只有微信公众号,客户下单后1小时内专人上门收衣,送洗后三天内送回。“e袋洗”的首创模式为“按袋计费”,相比传统计件方式,用户只需将袋子完全塞满即可,与件数无关。洗衣物数量少的用户可以选择按件清洗,满足了用户多样性的洗衣需求。
然而,市场占有量开始成长后,“e袋洗”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如果要将衣物送到荣昌设在北京郊区的大型中央工厂进行清洗,来回路上就要花费整整两天的时间。为了缩短洗衣时间,“e袋洗”发现可以利用居民小区附近已开设的洗衣门店来消化订单。虽然很多门店并非公司所有,但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e袋洗”决定为其他洗衣品牌的门店引流。目前,市场上的很多洗衣门店存在着大量产能闲置时间,“e袋洗”送来的单子正好弥补了这个空缺。
门店的收入是增加了,但洗衣竞争品牌商可不乐意,他们试图禁止旗下门店接“e袋洗”的单子。但洗衣门店的收入越来越倚重“e袋洗”,门店反而开始怀疑每个月向品牌商支付不菲的加盟费是否值得,而公司为了避免偏私的猜疑,决定将250家荣昌自有门店关闭或转让,专心致志地为整个行业服务。
为了拓宽服务范围,“e袋洗”还发展了邻里小区中的“40后”“50后”大妈们来帮助收送衣服。大妈们每接一单获利10元。目前,“e袋洗”在全国已拥有上万名大妈管家,平均月收入超过3000元。大妈尝到甜头乐于相互推荐,管家规模迅速壮大起来。
“e袋洗”的出现颠覆整个洗衣行业,引领和建立了行业标准。“e袋洗”的成功充分说明了平台对洗衣行业的三个颠覆:
第一,“e袋洗”使洗衣门店直接面对消费者,弱化了品牌商作为中间者的重要性,此为去中间化。
第二,“e袋洗”将洗衣的价格减半,提供上门收送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从而开发出许多新用户,为洗衣行业带来更多的流量和价值,此为去中心化。
第三,“e袋洗”利用迅速壮大的大妈资源,从洗衣业务延伸到做饭、做家务、照顾老人等居家护理业务。未来,“e袋洗”将发展成为一个居家服务的综合管家平台,此为去边界化。
从传统的洗衣品牌到综合管家平台,荣昌的平台转型之路值得传统企业借鉴。
荣昌平台如图6-2、图6-3所示。
图6-2 荣昌平台生态圈构建
图6-3 荣昌的平台战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