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商业模式

产业园区的盈利模式有很多种,比如租售收益、物业收益、运营收益、投资收益等。

(一)租售收益

物业的销售收入、租金收入等,也是大部分产业园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策划之初就必须想好园区是全部持有、全售还是租售各占一部分比例,这关系到后续的招商。而具体的比例分配,则需要通过财务测算来确定,具体在后面的财务测算章节讲到。一般而言,都是争取尽可能多的可售比例,在后期运营时可以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二)运营收益

传统的运营收益有园区的物业费、停车费等,新型的园区服务平台一般从产业的角度出发,以产业为核心聚焦产业黏性的价值,为产业提供相应的配套和服务,增加服务端的比重,以增值服务为核心盈利点,比如企业政策咨询服务等。

(三)投资收益

“房东变股东”模式,即对园区内的优质企业进行投资,将园区和园区企业进行利益捆绑,与园区企业共同成长。但这种模式不是每个开发主体都能做的,投资收益的实现,一方面需要有非常专业的投资团队;另一方面园区内的企业也要有被投的意愿,愿意开放部分股权,通常这种模式都出现在园区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比如张江高科。

(四)资产证券化

将项目形成资产包,当项目达到良性状态,形成reits快速变现,这种运作以普洛斯为典型代。但reits的前提必须是资产具有稳定性的收益,还在建的园区并不能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