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成本管控与管理模式

(一)成本管控的战略意义与实践误区

  1. 成本管控的核心目标不是一味削减成本,而是在实现战略目标的同时提高服务质量。
  2. 当前成本中人工成本占比大,一味削减成本会导致质量下降、员工积极性降低、效率和效果下滑,使企业陷入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
  3. 国家出台政策规范供应商账期等,就是为了避免这种不良成本控制方式,防止行业内卷和企业灭亡。

(二)成本分配的技术化工作与间接成本管理

  1. 成本分配是有价值的技术化管理工作,而非单纯削减成本。
  2. 现代产品中人工费多为间接成本,管控间接成本需将其与所服务的产成品挂钩,采用有效方法分配到产成品中。

(三)现代经济中经营成本分配方法探讨

现代经济中间接成本比例高,需识别成本动因来分配经营成本。成本动因即间接成本产生的原因,如采购部门成本的动因是采购订单,通过识别动因可更合理地分配成本,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四)固定工资模式下的时间管理与绩效考核

  1. 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麦肯锡等管理咨询公司为代表的大型机构采用固定工资绩效模式,需对员工时间进行管理,要求员工每天记录工作时间。
  2. 通过工时统计表可判断项目是否盈利,如审计项目超过规定工时可能亏损,以此对员工进行考核,这也是固定工资模式企业的必要管理技术。

(五)阿米巴经营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1. 阿米巴模式由稻盛和夫提出,核心是让每个员工与盈利挂钩,成为利润中心和责任中心,中国海尔最早引入类似的市场链模式。
  2. 应用中需统计每个员工的收入、成本和耗费时间,最头疼的是内部转移价格(转移定价)问题,常用成本加成和市场价格等方法,但应用存在困难。

(六)阿米巴模式的利弊分析及固定薪酬的平衡作用

  1. 阿米巴模式能激发员工积极性,但落地困难,且会加剧企业内部竞争,引发矛盾。
  2. 固定薪酬模式可降低内部矛盾和损耗,平衡企业内部关系,避免因提成制导致好业务争抢、有战略意义但短期无收益的业务无人问津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