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里,笔者提到过,对老板来说,战略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可选项的质量。老板当到核心阶段,建设活系统就是很重要的提升自己已选择了的选择项的质量。
只有可以不断重复的,才叫模式。没有模式,赚钱是偶然。有了模式,还要能自动控制、协同作用,必须老板亲力亲为的模式,就只是自我雇佣。
在笔者投资的一家新兴企业,我们通过清晰的系统概念,不断对公司的活系统进行生发、升级,实现了活系统对公司价值的强有力支撑。
在公司创业初期,我们清晰地认知到, 我们是在创造一个企业“胚胎”系统,公司没有犯冒进错误,也没有犯土气错误。
没冒进,指的是我们没有高估自己拥有的资源,也没有急切于要达到不可能的结果。所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堕胎”,没出现危险。
没土气,就是没有单纯地依靠经验,没有过于保守。我们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源自实践,高于实践,创造了一个能高效实现业绩提升的活系统。
办企业当老板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在理想主义的指导下,按现实主义出牌的过程。将理想与现实结合的一个过程,就是罗素罗兰所主张的理性主义。三十年代,这位哲人来北大访问,做演讲时说过,“理性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当老板,是一种高当量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要求老板的素质更高,否则,当老板的过程会是一个九死一生的过程。不在状态的人当老板,对个人是灾难,对家庭是风险,对社会也是负担。
在我的咨询工作中,我认为我们的咨询工作的终极使命是以商业文明最大化人间幸福。而要达到这个使命,我们的企业家首先要理性。理性体现在做生意的方式上,就是,清晰的系统观。
有系统观的企业家,做事就会有层次,有先后,成竹在胸,从容不迫。
笔者投资的这家科技公司,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是说简单重复实践水平。我们是用美好的理想引领我们的实践,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我们的实践。
在这家科技公司基本摸清行业的规律后,我们开始了系统升级。升级意味着对于过去实践的创新,这种创新体现为三方面。
第一,我们对人力资源系统进行了升级。
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适应于社会的人力资源供给现状,对于薪酬进行了规范,规范了业绩与浮动薪酬的关系。
第二,我们对于业务运营系统进行了升级。
产品的供销存信息联通,将业务的运营与员工所得联通。
第三,我们对于财务融资系统进行了升级。
与相关的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也疏通了相应的民间融资渠道,提升了公司资金供给的规模,降低了公司资金供给的成本,降低了公司资金供给断流的风险。
升级的结果,是一些有规模的元件生产厂家,留意到我们这家科技公司的能量,开始与我们合作,授予我们经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