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跨界并购的研究成果呈高度碎片化,对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提出了不小的挑战。虽然有一些学者尝试着将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整合,但是其做法通常仅是在形式上进行罗列,而没有为读者提供一个问题涵盖全面且逻辑清晰的线路。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是其中为数不多的能够将这些研究成果整合为一本条理清晰的著作的“尝试者”。
他们是来自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的助理教授——奥托里诺·莫瑞玆和阿尔伯特·佩齐。两位学者的研究领域重心分别为公司中的金融问题和战略问题。他们智慧的碰撞都凝结到了这本书中,并为读者带来一场“知识盛宴”。
本书首先从并购现象入手:介绍并讨论了自20世纪早期以来的国内及国际并购活动;描述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世界范围内并购交易市场的演变;关注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涉及美国、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的跨界并购(通过交易数量、价值及行业和国家分布等信息进行分析);以及总结出了跨界并购中的阻碍因素并提出了可替代并购的选择路径。
接着深入讨论跨界并购现象背后的理论和战略问题:分析了跨界并购决定如何做出的战略流程;讨论了跨界并购的驱动因素(战略因素、外部冲击、个人因素等);介绍了选择目标国家和目标公司的战略路径;并强调要高度注意影响交易成功的不利因素(缺乏市场经验、整合问题、交易达成和整合的速度等因素);最后又探索了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通过并购实现国际化道路上的差异性(速度、范围及业绩表现等)。
紧接着作者经过审阅近30年来的70余篇优秀的论文,分析了跨界并购与公司的市场及财务表现之间的联系;讨论了海外并购是否比境内并购有更高的投资回报;探索了跨界并购中决定公司业绩表现的因素(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整合、文化和地理、公司管理水平等差距)。
最后,作者将关注点放在了关注度较低的领域——美国和欧洲中小型企业在跨界并购交易后的业绩和市场表现上。
总结而言,这本书阐明了跨界并购中的很多问题,使读者不需要查阅大量资料便可在其中找到一应俱全的答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公司会选择通过并购进行海外投资?如何选择并购的目标国和目标公司?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之间的并购绩效表现差别大吗?影响跨界并购绩效的主要决定性因素是什么?跨界并购实证研究中有哪些限制和障碍?
除了以上对本书的内容介绍之外,其主要特点也可归结为以下三点:第一,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框架,将丰富的且不断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与跨界并购交易结合起来;第二,本书并不像其他传统书作一样,将跨界并购交易仅看作是“特殊的”并购交易,而忽视了其与国内并购交易的很多差异;第三,它关注到了其他实证研究中通常会忽视的一个方面,即跨界并购中的中小型企业(SMEs)的业绩表现。
这三大特色使本书不同于其他的相关书作,并大大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正如本书的出版商对其的评介:“这本书描述了有关跨界并购的经济、地理及历史等因素,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跨界并购的主要概念、理论及实证结果的完整指南。”相信本书将会成为跨界并购从业者前进道路上的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