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共享经济为整个社会降低了成本

《执行官》:共享经济对社区店商有什么影响?如何在共享经济的环境下打造智慧店商?

雷勇:共享经济一个特别值得称赞的地方体现在长板理论,让每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社会上服务实体商户的现有团队,充分挖掘他们的价值。这些服务团队有各自不同的切入角度,比如从支付角度切入、从POS切入、从顾客系统切入,还有从外卖切入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非常有力的帮手。现在全国有超过5000多个团队使用考拉先生的产品去拓展实体商户,为之服务。与此同时,他们还能赚取应有的东西,比如移动支付的手续费、金融信贷借款的手续费、收费系统的销售收入。这些团队能够帮我们极大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如此一来,成本就被摊得更薄了。流量成本越低,其价值将会更加凸显。比如说,我们可以把流量变成广告,把流量变成商家端的收入,也可以把流量变成金融服务。共享经济为整个社会降低了非常多的成本。

共享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开放,只要我们把开放的思维极大地发挥出来,把平台做得更开放,我们的成本还会降低得更多。2017年到现在,我们在北、上、广、深、成都有五个直营分公司,还有全国超过50个城市的联营分公司,年底会超过一百个联营的分公司。这些联营分公司运用我们的开放平台,在当地实体店去实现他们的流量价值。

在利用共享经济打造智慧店商方面,我们跟毛泽东打仗的理论类似。第一条是打土豪分田地,我们把平台开放出来,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在当地去创业,大家把区域内的实体店铺给“瓜分”一遍;第二条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送外卖、做传统POS机、做系统等各种服务团队,都运用我们的产品来实现价值;第三个是农村包围城市,我们会避开一个城市的核心商圈,避开高知名度的实体店,发力于金字塔中段和中下段的这些小商户。

《执行官》:马云的“无人超市”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在你看来,这种无人超市智能化的超市会取代社区店,或者会和智慧店商发生冲突吗?

雷勇:我做了一张图,是我对无人便利店的一种解读。作为一项生意,无人便利的关注点无外乎两点,第一点看成本,第二点看收入。无人便利店的一个核心成本优势之一就是没有人,其实人真是成本吗?从这幅图我们可以看出,人根本就不是成本。除此之外还有所谓的流量成本,租金、设备、货、人,包括口碑,这些都是成本。这些成本丝毫没有降低,而且因为它科技含量更高,无人便利店还增加了很多其他的成本,比如监控、防盗、RFID。

我认为,无人便利店会是一个趋势,这是由两个原因决定的。第一点是地球的人口会不会减少,如果地球的人口会减少,它会是个趋势;第二点是中国的人口会不会减少,中国的人口开始减少、开始负增长的时候,我认为它就是个趋势。毫无疑问无人便利店非常有价值,它会成为趋势,但目前它是巨鳄们玩的概念,就像概念车一样,我们不要盲目跟风。

无人便利店背后的逻辑可以这样来拆分,即如何把商品流、资金流和人流充分融合在一起。同样无人便利店存在可以创业的点,比如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俗称电子标签)。一个店铺可以没有人、可以位置差,但是一定不能没有货物。目前的实体店铺最大的问题是货物信息流不通畅,从收货到检验,到零售终端,再到售卖,整个过程需要很多的人工检验,非常消耗时间。我个人认为,如果能让商品流变得通畅,会节约非常多的时间,就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现在零售业采用的是条码形式,最多是二维码,即所谓的一物一码。这就存在一个问题,需要我们人工扫码,这是非常低效的工作。如果货物摆放在某处时能实现瞬间识别,信息流就会很通畅。信息流通畅之后,资金流和人这两个环节的结合将变得很方便。所以,我的结论是无人超市会是个趋势,但它当前是巨鳄们才能玩的综合性概念。对于创业者来说,可以从某个部件入手,这样就会发掘出非常多的创业机会。我觉得这也是未来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发展方向,不管它是不是无人超市,商品货物流的信息通畅性,一定会越来越被重视。

《执行官》:作为一名高精类航天人才,你为什么会选择做考拉先生,来服务社区店商?考拉先生从2014年至今,取得了哪些成果?未来要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雷勇:服务实体店铺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得来的灵感。我妹妹住在广州的一个小区,和我妹夫两人都要工作,还得带小孩。但是家里老人的身体不是很好,生活非常不方便。当时就想要不要在他们家楼下开一个综合性的店铺,老人家需要何种服务直接让店长帮他们完成。在考察选址时发现,他们家楼下全部都是各种各样的实体店,于是决定用自己的特长做个系统,把这个实体店整合起来。我妹妹或者妹夫在上班的时候下单,回家的时候取货,或者是建立熟人关系,让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多点服务和关照,老人家就有照顾了。我小外甥女的英文名叫考拉,所以公司取名叫考拉先生。

从2014年到现在,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现在有40万个实体店铺,服务了接近2800万顾客,获取2800多万个粉丝,月交易额已经超过10亿元,每天可以给商户带来30%的回头客……这些都是不错的数据。

考拉先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其他公司的想法有点不同。我们未来想做一个SSX的平台,英文全称是Store Stock Exchange——实体店铺股权交易系统。想做这件事的原因是,我们的定位是一家大数据公司,通过为实体店铺服务,获取大量经营数据,希望能够越来越完整的对实体店铺顾客进行画像,因此会考虑些实体店铺的加盟、连锁、并购或收购等问题。这些东西其实就是所谓的店铺股权交易,或者是收益权交易。现在实体经济有特别明显的两大趋势,一个趋势是品牌化,另一个趋势是连锁化。刘强东要五年之内“翻牌”100万个京东招牌便利店,他选择这些店铺的时候一定会选择有经营能力和经营规模的实体店,这些实体店的实力如何评估是个待解决的问题。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比如一家水果店想开新店,将面临重新选址开个新店或是并购另外一家水果店,这两个选择都需要对新店做定价,如何定价也是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的想法是做一个平台,可以解决实体店铺定价的问题、收益权交易的问题或者是产权买卖的问题。实际上在美国这种事情很多了,比如HSX——好莱坞股票交易平台,这个平台有专业的基金经理对美剧、电影进行操作。

《执行官》:考拉先生目前也在积极进行升级,推出智慧店商新图景,力图成为新零售行业的先行者。在你看来如何从诸如美团等企业手中切一块蛋糕?考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雷勇: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可以举个例子,一个夜总会需要有咨客站在门口,让大家知道这是个夜场。还需要另外一种人叫“妈咪”。我认为美团是“咨客”,考拉先生是“妈咪”,我们做的是两个不同的事情。美团是不断把流量带给实体商铺,通过线上流量来获取利益的,而考拉是让进店后的熟客重复消费。

我们的优势在于团队,团队的产品和技术氛围非常浓郁,所以尽管我们的产品看上去跟美团有点相似,跟很多收钱的工具有点相似,但是我们的团队给产品做出了非常漂亮的定位。其实微信和短信、米聊也很相似,然而微信和这几个产品就是不一样,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定位。我们从来不把产品定位于实体商户的简单工具,我们把实体商铺的老板看作是拥有共同属性的人群,基于此来进行产品的开发。我们即将更新的版本将更加着重于内容,更加着重于实体店铺经营者这一细分人群的社交。原本我们的产品需要员工去地推,需要我们自己的合作伙伴去地推,这会让成本居高不下。如果产品更新为一个通过内容、通过社交拉动下载量和传播量的产品,我们的成本就会大幅降低。加之我们的产品比较“轻”量化,且平台是开放的,所以我们扩张的速度比较快,可以在一年之内落地100多个城市,影响到更多的城市。这是那些供应链沉重的公司所不具备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