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什么是IP

IP的本意是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原是影视、游戏、动漫等娱乐领域的语汇。一旦娱乐形象为公众熟知,就可以开发系列衍生产品。衍生产品在娱乐领域的占比非常高,比如,米老鼠的动漫形象深入人心,就可以围绕米老鼠进行衍生产品开发,如米老鼠玩具。这个过程,称为IP授权。

IP授权是延长IP商业生命,也是扩大IP影响力的过程。

IP的商业化发展经历了三次延伸:娱乐IP—互联网IP—泛IP。

IP的第一次外延延伸,从娱乐IP进入互联网IP。互联网创造众多新平台,在平台上崛起了一批娱乐化的红人,如微博的大V、秒拍的papi酱,A站B站的Up主,蘑菇街红人、nice时尚达人等。这些红人吸引流量,可以衍生商业。

IP外延的第二次延伸,是IP的泛化。一切在互联网上可以自主传播的人格化标签,都可以称作IP。IP可以是企业老板,如小米的雷军;可以是品牌,如江小白;可以是产品,如小茗同学。IP外延的第二次延伸,出现了泛IP化,一切有影响力的东西,都称之为IP。

吴声在《超级IP》这本书中,把超级IP定义为有自流量的符号。那我从营销的角度来定义,IP就是互联网上能自主传播的符号,我特别强调自主传播,就是区别于传统的被动传播和付费传播。

自流量、自主传播,这是IP的重要特征,判断IP的核心标准就是有没有传播势能。

这里我们要跟传统的传播做一下对比,传统的传播是传播者和接受者单向的关系,而互联网的传播,接受者可能是再传播的发起者。丁丁老师讲粉丝是支持者,这个支持的核心内容就是传播,而不一定是购买。

我把IP分为两类:公共IP和自有IP。吴晓波和雷军两个都是IP,但是两个人是完全不同的IP。我把吴晓波叫公共IP,或者说叫媒体属性的IP,实际上他就是一个媒体。而雷军,叫自有的IP。

公共的IP,以吴晓波为例,他有很大的流量,但是他基本不卖东西,虽然他也众筹过杨梅树、卖过杨梅酒,但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公共IP的流量可以为其他的商业来引流,所以他的属性和传统媒体的属性是极其相似的,是帮助别人引流的。而雷军则不同,他参加新品发布会,是为自己的产品来引流,所以我把他叫自有IP。

也有些IP,既有媒体属性,也有自有属性,比方说王石。他过去既是万科的形象代言人,也是一个玩家,也会为其他的品牌代言,比如为格力做广告代言,具有多种属性。

但是我们在新营销里面所讲的IP,如果不特别说明的话,主要指的就是自有的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