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并购和剥离都有一个重要的出发点,那就是提升股东价值。也许大家更加熟悉企业的并购,新闻媒体似乎也更青睐报道大型的企业并购,而同样可以提升企业股东价值的剥离方式却并不为大家所熟悉。因此,在企业并购和剥离领域都身经百战的两位作者威廉·戈尔和保罗·西格尔,通过总结其自身经验,在《企业剥离:并购最佳指南》一书中详细为大家解答了企业剥离与企业并购相比有何异同,企业剥离提升股东价值的基本理论及企业剥离的战略和流程。
本书对企业剥离的论述具有全局性。在实践中,企业剥离的交易数量占整个并购重组数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然而在很多的论述并购交易的著作中,企业剥离重组的内容往往只是作为其中的一章,有的甚至只占某章中一节的篇幅,这就导致企业剥离的重要性及全局性难免因为读者“身在此山中”,而不被关注甚至是忽略。意识到这一主题在学术领域的空白,两位作者迫不及待将自身的丰富经验和深刻见解倾注于书中,为剥离做出了可贵的学术贡献。
本书兼具战略性和战术性。企业进行剥离活动,有的是基于出售非战略资产而使企业更加专注战略领域的考虑,或者是为了剥离经营绩效不佳的资产从而摆脱企业经营的累赘,又或者企业出售资产仅仅是希望获得更多的现金流。
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无论企业剥离是出于何种战略设想,其要想如愿以偿,则必须把握企业剥离相对于企业并购的特点并制订战术体系。首先,企业管理层及员工往往对并购充满热情并积极对待,而企业剥离很可能被他们视为是“死马当活马医”。因此,对于计划进行剥离的企业来讲,必须提前消除这种消极待事的团队态度。
其次,作者认为,企业剥离及资产剥离比兼并收购更加复杂,因此并购交易的整合计划可以在交易完成后制订,但是剥离交易的整合计划必须在交易前制订成形并且需要快速予以实施。
最后,并购中的交易双方会就员工及团队处置等事项进行谈判协商,但是就企业剥离而言,在没有找到合适买方之前,对相关员工及团队的处置方案始终悬而未决,因此必须要更密切地和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以使被剥离企业或资产在卖出前保持稳定经营。
此外,任何战略和战术如果没有执行,便只能是“纸上谈兵”。但是,本书并没有陷入“纸上谈兵”的陷阱,而是分析及总结了企业在剥离过程中应采用的最佳执行方式。作者以流程图的形式,提供了企业剥离的结构化流程及模型,从战略评估到剥离计划,从剥离准备到执行及最后进行回归分析,逻辑极为清晰,不得不让读者叹服。不仅如此,本书还对企业剥离的每一操作流程及节点做了详细的分解讲述,并且强调时间表的严格执行及说明性文件和辅助程序在实践中的应用。
论述并购和剥离交易实务的多数书籍,即便是经典之作,也常常因行文干涩而令人费解。然而,《企业剥离:并购最佳指南》确是个例外,无论是其内容还是文风,都使得这本书的可读性非常强。
本书作为一本专注于企业剥离流程管理的指南,以企业剥离交易的实现为导向,系统并且结构化地分析了企业剥离交易的整个流程,涵盖了剥离交易的重要细节。因此,无论是身处世界500强的企业还是正在成为世界500强的企业,或者是有多元化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本书绝对是它们不可多得的剥离实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