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与数字化技术密切相关的概念,很多不了解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往往会把数字化转型当作提升企业的数字化技术应用水平的过程,认为数字化转型就是要建设信息系统。实际上,数字化转型并不能等价于信息系统建设,数字化转型关注的本质问题还是企业的管理问题和经营问题,其目的是用好系统,而不是建设系统。
数字化的关键在于通过软件系统对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数字化改造,用系统帮助企业更好地使用数据创造经济价值。极端一点来说,如果不用系统,企业如果能够依靠人力进行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进而优化业务流程,这在也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数字化的方式。
数字化是一种更加先进的管理经营方法论,也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学思想。企业的管理方式需要从“流程驱动”的模式转变为“数据驱动”的模式。实际上,这种管理方式的转变也是和市场环境的状况相辅相成的。当前各行业的产业链格局都变得日益复杂,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用户需求偏好也在快速地随机变化,既定的管理流程已经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激烈市场竞争环境,而只有从数据中挖掘问题、发现机会、灵活应对,才是更有效、更科学的企业管理方式。
很多企业为了进行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数字化基础能力,建设了很多软件系统。但是这些企业的转型仅仅只是把技术转了,其业务却没有及时跟着发生转变。各职能部门和团队仍然按照旧有的方式在开展工作,系统没有真正“用”起来,并没有把“数据”作为业务决策和业务开展的重要价值变量。
真正的数字化不在是否建设了系统,而是企业内部的工作方式是否发生了转变。数字化企业需要从“用系统”的角度来思考数字化转型的转型路径和工作方法,要把“数据怎么发挥价值”作为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很多企业需要自己建设系统来获得数字化技术能力,而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的企业来说,尤其是中小企业,如果有现成的软件系统可以把数据管理起来、用起来,则不必考虑自己干活儿进行系统建设这件“繁琐的事情”。
大致上看,与数字化相关的企业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本身就有数字化基因的企业,如“互联网+”行业、大数据行业、智能硬件技术行业中的各种企业,这些企业自身的业务就是在与“数据”频繁打交道,其对于如何通过数据进行管理以及如何基于数据进行业务创新具有非常好的技术能力基础。这些企业可以自己进行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因此系统建设是这些企业所关心的事。这些企业对数字化的关注点主要在于数字化应用创新,而不是数字化转型,这些企业实际上不涉及转型这个概念说法。
第二种企业是传统行业的企业。这些企业本身的业务没有太多数字基因,一般也叫做非数字原生企业,一般所讨论的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其实就是指这类传统行业的企业。这些非数字原生企业本身不熟悉数据,大多也不熟悉软件开发,缺少足够的软件开发项目经验。因此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这些企业实际上难以依靠自己的技术团队开发系统。
图4. 企业数字化的技术选型
非数字原生企业在获得数字化能力方面,具体主要有三种落地实现方式:
一是直接使用成熟的软件系统来解决问题。例如,使用钉钉或企业微信这种通用的办公软件是最常见的引入数字化的方式,非常适中小型的工作团队的数字化办公。这些软件本来就集成OA办公系统的常见功能,如工作进度管理、周报日报提交、员工群组管理、考勤管理,以及项目审批等,不仅能够实现无纸化办公、远程办公,还提供面向企业管理过程的报表分析功能,帮助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实现科学管理、精益管理;此外,一些具有分析能力的企业,会采用第三方的商业数据分析软件,如PowerBI、Tableau、SPSS、SAS、Gephi等。在此基础上,数据分析师和数据科学家面对不同的数据类型和分析场景构建数据分析模型,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数据分析结果,帮助管理者进行业务决策。
二是从专业的SaaS厂商订阅专业的数字化软件服务。SaaS厂商是数字化产业链中的专业的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这些厂商长期深耕于某些垂直的行业领域,基于这些行业的业务逻辑、业务专业知识、业务需求痛点,构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软件功能模块。
这些SaaS厂商很多是从ISV(独立软件开发商)演化而来,这些厂商通过软件外包业务积累了大量产业经验,积累了不少面向某一行业的先进技术解决方案。这些技术解决方案可以通过软件服务的方式进行积累和维护,数字化企业只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痛点,订阅所需的软件功能服务即可。通过服务的方式获得数字化能力一方面非常快捷,另一方面在付费方式上也非常灵活。企业可以根据订阅服务的类型、数量、时间周期灵活付费,有效地控制成本。同时,大多数的SaaS服务通过远程网页访问的方式就可以应用,为了更好的服务推广,这些软件产品也非常重视交互的友好性、便捷性,对企业端用户在数据的操作使用中,技术门槛要求也更低。
三是寻找技术外包团队来进行定制化的软件开发。一般只有这种情况,才是所谓的数字化转型中的系统建设情况,实际上,在整个数字化企业的范畴内,真正会涉及到自建系统的情况并不占有很大比例。无论是直接使用成熟的软件系统,还是从专业的SaaS厂商订阅行业数字化服务,其前提是企业的业务活动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企业的业务需求可以被已有的软件功能满足覆盖。
而对于少数的大型企业来说,其业务模式和业务相关方的关系都非常复杂,业务流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通用软件没法直接拿来使用,因此就得采用“定制”的策略。考虑到数字化企业自身业务的复杂性,这些被定制的软件系统很多需要私有化部署,与企业现有的软件系统、技术环境、技术标准、数据库进行深度耦合,无法作为一个远程独立软件工具来建设使用。
因此,在进行数字化系统建设时,第三方的软件服务商深入到企业内部,了解企业的内在业务发展需求,与企业共同设计数字化软件系统的开发建设方案。具体来说,第三方软件服务商有系统外包和人力外包两种合作方式。如果是系统外包,则第三方软件服务商需要承担从系统详细设计到最后成品开发的整个环节,并对软件的总体交付结果负责,如果是人力外包,则要软件服务商主要是出租人力,提供人力专业技能,配合数字化企业来完成总的技术方案落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