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度分销生成的土壤

深度分销是我国一些著名消费品企业和品牌开拓本土市场行之有效的营销模式,是一些新兴企业迅速成长的强劲助推器。近年来由于深度分销在实践中暴露出投入大、管理难等问题,有些朋友对这些模式是否必要、能否长期存在、是否适用于中小企业等提出了疑问。在笔者看来,在未来可预见的相当长的时间内,深度分销仍然具有生命力,因为它是我国特殊市场环境的产物,是基于国情的“中国式”营销的典范。

现在,我们简要地概括一下本土消费品市场的主要特征: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消费者密度较大;

——市场立体化,从发达大城市到欠发达乡村层级较多;

——消费者细分丰富;相当多的消费者理性程度和知识程度低;

——零售、分销集中化程度低;流通格局不稳定;渠道素质参差不齐;

——存在过度竞争;价格战蔚然成风;“破坏”性竞争层出不穷;

——许多行业仍有众多品牌,产业集中度较低,小品牌此起彼伏;

——市场秩序混乱,厂商均存在不规范的市场运作;

——广告轰炸,信息密集,事件营销丰富多彩,卖场“秀”如火如荼;

——终端争夺激烈;终端建设步步升级;终端投入居高不下;

——产品“概念”切换迅速,行业模仿效应较大。

这些市场特性迫使中国本土企业探索在本土市场上行之有效的独特营销策略组合。例如:要对产品的“拉力”和“推力”双重关注;需开发、利用优质通路资源,更有效地管理通路;维护市场秩序和利益格局,提高通路的满意度和积极性;需有效掌控零售终端,提升终端竞争力,确保“小闸口”有效出水,并对竞品进行阻击;需扎根基层,对通路(分销和零售)及传播的控制延伸到三、四、五级市场;在沟通传播上贴近、融入顾客,进行密集式传播,深化与顾客的关系,引导和影响顾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