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搭建专家网络的意义及专家分类
因为医生在终端使用决定中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处方药企业的目标客户群体应该是医生,但是医生处方产品的意向来源是多方面的。前文曾提过,医生的用药习惯70%是受医药代表的影响,10%是来自教学杂志书籍和临床指南,15%是参加各类会议及与导师和专家交流而来。不难看出,医药代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另外10%教学指南是医学部的重点工作,剩余的15%则是推广部需要推进的核心事项,里面包含着学术活动计划及专家网络建设两大核心内容。
通常。我们把专家分成三大类:
(1)国家级代言人:一般为在全国/国际上某个领域有权威性、影响力的专家,其一般会是某某学会的会长、理事,有院士职称,这类专家应着重在北京、上海两大国内医学高地进行筛选,或是在企业所在省份排名靠前的三甲医院进行筛选。
(2)区域/省级讲者:一般为某些省份某某学会分会长、理事,省级排名前三的三甲医院目标科室主任。
(3)地市级VIP专家:每个地级市人民医院、中医院的目标科室主任,或处方量较大、并在当地有一定学术地位的专家。
2.专家网络架构的基础模型
图9-1 专家网络架构的基础模型(例)
3.不同类型专家维护方式及目的
(1)国家级代言人:维护方式一般为试验合作、会议合作、讲者合作、征文合作等,此类专家维护更注重项目合作,目的是让其能成为我司产品定位学说的缔造者和全国代言人,利用其背后的专家及学会平台资源,规划宣传渠道。
(2)区域/省级讲者:维护方式一般为讲者合作、征文合作、大型活动合作等,此类专家维护更注重大型活动的参与和设计,目的是让其成为区域产品定位宣导者,利用其区域威望及背后学会专家资源进行定位宣传。
(3)地市级VIP专家:维护方式一般为客情维护、征文、基层活动等,目的是为了提高其个人的处方量,使其成为基层学术活动参与者或讲师,把定位信息传递给基层医院的医生及患者。
4.专家档案的建立及维护跟进
可根据企业的规模和资源进行设计,一般初期可先围绕产品,重点定位科室方向,国家级专家1~2名,每个省省级专家1~2名,每个地区地级专家1~2名。专家档案的内容可根据公司需求进行设计,最好能建立一个客户管理系统,里面包含着专家网络名单及拜访内容,定期进行跟进和维护。
5.专家维护的步骤解析
(1)根据公司产品定位方向,建立区域专家网络名单,完善专家档案信息。
(2)按国家/省级/地级和重点/潜力/非重点,对专家分类进行区分。
(3)制定每月的拜访计划,其中国家级每月拜访1~2次,省级和地级重点潜力专家每月拜访2次以上。每位推广人员常态维护的专家应在5~10名。
(4)拜访前梳理目的,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源和讲解话术。目的一般以征文、讲师、协会合作等项目为主,也可做产品定位宣贯及调研工作。
(5)拜访地点最好选在住院部办公室,时间控制在5~10分钟,简明扼要说明来意。可运用客户拜访5步曲,即开场白、探寻需求、证明与说服、处理异议、获得承诺。
(6)遇到回绝时先不要放弃,一般要拜访3次以上才能得到相应承诺。若3次以上还是没有任何成效,就要考虑是否转移维护对象,或在后期有相关活动项目时再进行维护跟进。
(7)每次拜访都要备注记录,挖掘专家的需求和问题,总结每次拜访中的问题,思考下一次拜访要达成的目的等。
(8)专家维护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拜访,需要利用各类活动,如沙龙、病例研讨、继教、学会赞助等形式把专家串联起来,常态持续维护区域核心专家。
6.其他问题及注意事项
(1)专家网络建设是体系化的工程,要与学术活动计划、医学部设计的项目、产品研发及回顾性研究相配合开展。
(2)专家维护工作要与公司的财力、人力资源相匹配,根据资源来设计维护人数及项目活动预算。
(3)切记不能广而散的建设专家网络,要与企业当年的学术推广定位方向一致,只有深入长期的维护才会产生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