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印耕农业的经营逻辑

2014年初,河北印耕农业投资起步,没有大资本支撑,靠着老板个人的一己之力,一步一步成长起来,成为中小型农业企业,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拥有两家社区实体店面、四大供应基地、上千家会员客户。

正知正行有幸一路伴它成长。

印耕农业的创始人孙可,是农民大学生,80后的创业者,曾是快消品一线销售,对农业有情怀有追求。我与孙可的熟识就从印耕农业的成立开始。

印耕农业成立之初,企业经营模式沿着农业产业链顺序展开思考。在没有成立公司之前,老板主要是利用自己的朋友圈子做绿色农产品销售,产品只有笨鸡蛋一种,后来觉得农业不错才开始成立公司正式做起了农业。

公司成立后,先是投资建设了一个280亩的养殖基地,兼带休闲旅游,在印耕农业入资之前,该基地已经运营了3年,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到位,印耕农业采用直接入股的方式,快速拥有了自己的农业基地。

有了基地之后,剩下的工作就靠人脉,用基地休闲旅游带动农产品的销售。这时候主销产品也从单一的笨鸡蛋拓展到了土鸡肉和土猪肉三大类。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半年,直到孙可找我商量投资下一个种植基地,因为随着销售工作的推进,客户数量的增多,产品也需要进一步丰富,正好赶上有朋友在圈地建基地,想拉他入股,所以就来找我商量对策。

我很了解印耕农业的现状,针对这个问题我提了三点建议。

第一,考虑自身操控能力和资金实力。企业现在不宜做分散投资,如果把战线拉得过长,最后可能会因为资金和精力跟不上,导致在基地运作和品牌销售上两头抓不住,实现不了最初的设想,得不到应有价值。

第二,丰富产品线是当务之急,但不能乱上,必须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进行调整,核心目的是实现单一客户价值的最大化。当前农业行业不缺好产品,最大的难题是销售,只要企业打通了销售通道,整合优质产品资源不是问题。

第三,经营渠道,做好品牌和销售,是印耕农业当前最大的战略规划。

基于以上三点建议,我为印耕农业在现阶段的发展提出了两点意见。

第一,在供应链上,明确采用产品的基地直采模式,由印耕农业主导建立产品品质标准并实施品牌化经营,以实现产品的结构化。除了自有基地供应外,要大力发展与多家农业基地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既要确保品质达标,又要满足供应要求,还可以通过透明的产业链供应体系,建立消费者对品质的信任。

第二,在营销链上,重点发展印耕农业的社区品牌专卖店。在单店运营上,除店面零售外,发展店外销售,把会员制、团购和微商店全部加进来,构建复合型渠道模式,满足消费者在线上和线下的购买需求。

至此,印耕农业的两个顶层设计,即以产品为核心的经营战略模式和以品牌为核心的营销策略模式基本形成,接下来就是要制定策略和实施方法。

接下来,我们重点谈如何做品牌和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