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模式诊断
我构建商业模式诊断框架的核心是提供诊断方法,其框架基于简化原则,区别于商业画布等常见的多要素标准模板,以及华为系的五要素、六要素模板,采用四要素结构,在继承他人理论基础上有所创新。其中,价值主张是该框架的核心要素。具体如图。
1. 价值主张
价值主张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其本质是明确企业向客户提供何种价值,关键在于从多维度客户需求中,找出最核心、权重最高的需求。作者将客户选择与价值主张合并,认为确定价值主张后,客户群也随之锁定。
以小米汽车为例,雷军亲自宣传其价值主张,排在首位的是“保时捷级的颜值”,此外还有强调驾驶快感,以及设计挂油条袋的地方、可关闭擦拭的屏幕、能摆动抖落树叶等独特功能。这些宣传内容确定了小米汽车对客户需求的排序,同时也锁定了背后的客户群,其宣传方式、素材和卖点并非针对中老年人,由此体现价值主张对客户群体定位的重要性。
2. 盈利模式
由收入模式和利润逻辑构成。收入模式较为表面,包括售卖、租赁、订阅,以及 “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 等收入结构形式;而利润逻辑是盈利模式的核心,指企业依靠何种方式赚钱,如靠速度、品质、提供全面方案、资源重用等,推荐阅读《发现利润区》(上下两册),书中列举十五六种利润模式及案例,对企业有帮助。
3. 战略控制点
是商业模式的标准要素,华为模型中也有涉及,可理解为企业持续向客户提供价值并盈利的“护城河”,是企业保持江湖地位、稳定经营的依靠,涵盖品牌、专利、技术、核心能力等,虽名称较专业且难有替代词汇,但后续会有其他老师讲解。
4. 价值实现模式
对华为标准模板中 “业务活动” 进行修正,指企业在保证盈利的前提下,将价值主张从概念变为现实所依靠的关键逻辑,为实现给客户提供价值,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方案需要采购、设备、供应商、技术研发等价值链支撑,后续会有案例进行说明。这四个要素构成业务设计,除价值实现模式外,其余要素在华为 BLM 中也有体现,部分模型还会增加风险管理、内部能力等要素,但核心是这四个要素。
(二)价值主张评估标准
l 目标客户画像:评估企业是否清晰定义目标客户画像。优秀的企业对客户群画像明确,清楚客户需求;较差的企业则较为模糊,无法准确界定。
l 核心问题识别:需找准客户核心诉求(痛点)。不过痛点和痒点没有绝对标准,企业认为的痒点,在其目标客户群那里可能就是痛点。
l 独特性评估:价值主张隐含着与竞争对手的差异策略,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总成本最低、差异化、专注战略)可融入其中,从价值主张角度能延伸出竞争战略。
价值主张涉及道德价值判断。客户需求分理性客观需求和主观认知需求,企业为促成交易,有时需顺应客户主观认知需求,但这存在道德考量,而教科书往往未提及。
与其他理论对比:传统对价值主张的归类(如产品领先、卓越运营和亲近客户)虽有价值,但从实际业务角度,难以精准描述企业具体的价值主张;客户需求复杂多变,难以用简单模型完全涵盖,亚马逊“无限逼近客户需求”
的理念值得借鉴,所有模型与现实相比都只是概率性的。
(三)价值实现模式诊断
核心价值创造逻辑:这是价值实现模式诊断的首要内容,每个企业都存在将产品研发、销售、供应链等业务环节串联起来的逻辑,如戴尔的直销模式、跨境电商的小单快反模式。许多企业常忽视这种宏观设计,多靠经验发展。此部分涵盖业务外包情况,且更注重动态逻辑。
支撑系统:包括产品服务实现、市场交付(通过认知链接 (对应营销)和交易链接(对应销售)实现客户链接)以及组织与能力支撑系统(明确企业运行所需的特殊人才、技能和技术)。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梳理,构成价值创造模式诊断框架,可评估企业价值创造模式的自洽性和逻辑优劣,因为不同的价值链逻辑设计会影响企业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