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企业新产品“活力维生素”饮料投放市场后,E企业在不去考虑自身新产品有没有品牌做基础的事实,希望在较短的时期内形成产品热销,在只有促销政策支持没有任何宣传投入的市场指导方针下,给整个销售团队下达了半年内回款2000万元的销售指标。面对上级领导给出的不可能完成的目标,E企业的销售团队在“努力做销量”的营销方针指导下,开始在促销政策上做文章,并设定了经销商进货额度越大促销政策支持越大的进货奖励政策。由于有高额进货奖励政策的支撑,在前两个月市场销量攀升非常快,月度销售额达到了预期300万元/月。但是,进入第三个月后,由于市场动销慢,销量出现了断崖式下滑,月度销售额仅有100万元/月,且市场开始出现窜货和乱价行为。第四个月销售额跌至10万元/月,第五个月“活力维生素”饮料再也没有了“活力”。一方面经销商货卖不动;另一方面市场一片哀鸿,产品价格彻底击穿,产品只有更低的价格没有最低的价格,“活力维生素”彻底失去了活力。
分析:品牌与产品销量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不可偏废。很多企业推出新产品的目的仅仅是增加销量,并没有将新产品做成品牌的意识或意识不够强烈。在只要销量不要品牌的理念指导下,企业往往会忽视三大问题:第一,没有明白企业新产品究竟满足的是什么需求,哪个层次的需求,新产品虽然在促销和市场支持的引导下,实现了部分销量,但是这种销量只是假销量,最终会因为没有目标消费者和缺少重复购买的消费者而失败;第二,形成的销量没有相应的拉动能力做支撑,毕竟无法长久;第三,由于忽视品牌建设,缺乏有效的宣传,导致产品没有知名度,网点的要价越来越高,新产品的正常利润无法支撑渠道网络建设费用,新产品成为企业的负担。
这三大问题的出现,企业发现在市场上相同外型、相同质量、相同价格的产品,却因拥有不同的品牌而命运迥异,这就是没有品牌造成的结果。企业要提高新产品的生命力,只能从提高企业的推销能力和宣传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做好销售的基础工作和宣传工作,做好新产品的品牌建设。新产品的销量如果没有品牌做基础,新产品发展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长久。
正确的做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新产品上市要学会先打雷再下雨,雷打得越响,产品的知名度就越高,上市的难度就越小。尤其当今供大于求的市场“滞胀时代”,销售就是“存在即被感知”,即顾客只相信、购买他们所“感知”(知道、听说)的产品(即品牌产品),任凭你的产品多么优秀,如果不善于广告宣传或者不进行广告宣传,新产品就难以被顾客“感知”,新产品也就难以建立起知名度和品牌,新产品就很难销售出去,就等于“不存在”。那种“先上市再慢慢宣传”及“有销量就有品牌”的想法和做法,都已经落伍了。
具体的做法是,新产品上市之前,预先展开宣传攻势,为建立新产品的知名度,为新产品上市成功奠定基础。
第一步,新产品刚上市,要考虑如何赢得渠道成员的认可和支持,成为渠道成员心中的知名品牌,只有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才能够说服经销商,增强他们的经销热情和信心,才能充分调动渠道成员的信心,取得渠道的合作与支持,有利于通路的顺利构建。一般新产品上市之初主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教育通路,用适当媒体向渠道传达企业综合实力和产品的优势信息及基本利益,发布企业的优惠政策、服务方式及推广支持;第二,宣传首次进货的好处,吸引尝试进货;第三,设定促销方案,帮助中间商进行分销;第四,加强对终端的跟进,促进试用和首次重购。
第二步,当渠道分销达到一定程度后,需要考虑如何对消费者进行宣传和推广,让消费者能够感知,进而拉动消费者。在此期间,需要做的工作有两个:第一,通过宣传告知消费者,让他们较详尽地了解新产品的有关信息,通过宣传让消费者认识产品激发消费欲望,培育市场需求;第二,开展促销推广,以及多渠道的传播建立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
最后,新产品的宣传和品牌建立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企业必须清楚,循序渐进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