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我们看,神化一词也是出自《易经》。前面讲了“通其变,使民不倦”,这里的“神而化之”也是通变的一种方式啊!就是用“神话”的方式,来通达社会人心的变化,以此为教化手段,使老百姓“宜之”,让他们觉得适宜、安心。
在人类历史上,不管是对领袖人物的神化,还是对这套学问、那套学问的神化,都有这么一个过程。为什么要神化?其实也不是专门为了神化而制造神话,除非极个别犯上作乱者,借神化而滋事。总之,一般的神化过程,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我们看历史上真正优秀的领袖人物,的确是很了不起的,有很多的丰功伟绩,老百姓自然就有一种崇敬的“高推圣境”的心理产生。这种崇敬的心理就是神化的基础。随着时间的推移,捕风捉影的事例越来越多,自然而然也就形成了一个个有鼻子有眼睛的“神话”。
我们看,凡是历史上的伟人,往往都逐渐会神化。传说中的伏羲氏,是他的母亲“履巨迹而孕”,是无意中踩到了巨人留下的脚板印而孕生出来,当然好神化哦!佛教里释迦牟尼佛,本来是释迦部落的王子嘛,他的母亲是难产而死的。但后来在“乘象入胎”的神话中,就说释迦牟尼是骑着一头长了六根象牙的白象入胎,他母亲生他之前,梦见了一头六牙白象驮着他从天而降。释迦牟尼生下之后更神奇,呱呱坠地之后,他马上就能产路,而且是周行七步,然后知天知地,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宣布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些神话,当然都是佛教徒们津津乐道的,但是我们如果研究释迦牟尼的实际生平,就可以看出这个神化过程,一步步是怎么来的。
一个学术的神化过程也是如此。我们前面讲了那么多易道的原理,实际上没有什么神话吧?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但是,对于没有这么系统学习过的人来说,你跟他一谈到《易经》,那听来都是神话啊!
我小时候在川北山区生活,那里民间就有说法,小孩子晚上如果害怕,夜哭不止,就是有鬼魂缠身,一般是在门外帖一张帖子,写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往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也有更讲究一点的,就画上一张阴阳八卦图挂在床头,或者塞在枕头下,据说这样鬼都不敢来。在中国民间,《易经》八卦就有这么神奇哦!这当然也是一种神化,是对《易经》这门学术的神化。
其实,这种自然而然的神化过程并不是什么坏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他就是需要有这么个东西抓住自己的精神,需要有一种神化的寄托与自己的精神“相宜”。
我们看那些研究佛法、弘扬佛法的人,你要叫一般普通的佛教徒,包括天天跑庙子的那些大爷、大娘们去学唯识、学中观、学天台教观,那怎么可能呢?他们肯定学不进去,也没有要学习进去的这个愿望。但是你教他念佛拜佛,这就非常“相宜”。你跟他说只要终身念一句“阿弥陀佛”,能念到一心不乱,就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他肯定会信、会念。只要是有这种信仰的人,他念佛就会念得很好,而且在专注念佛的过程中,确实就会有殊胜的体会。因为一心称名念佛的方法虽然简单,但那也是“暗合妙道”啊!跟中观、唯识这一套高深的佛学理论一点都不相违。你念佛念到了一定的程度,戒、定、慧就全在里头了,对自己心性也就逐渐会有把握,对佛法的理解就会渐渐深入,逐渐就能以此而入菩提道了。
神化的过程就是这样。这种神而化之的现象,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坏事,它是“使民宜之”,与普通老百姓的精神状态、生活状态是相宜的。古人有古人的神化,现代人也有现代神化啊!比如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对权威专家的崇拜、对某种制度某种主义的崇拜、甚至年轻人对明星影星们的崇拜,等等,你仔细去观察和思考,都是一个个“神而化之”的现象!
所以,真正能够破除神化的,世界上也只有极少数的人。什么人?就是那些大彻大悟的人,才能够从神化的幻影中跳出来,才能彻底悟透这中间的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