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药品应以疗效定乾坤

老百姓印象中药品越贵越“好”,或者是进口的好,但事实上,药品有没有疗效才是关键。“药品定价有相应的合理定价机制,100毫克的阿司匹林,100片卖1.92元,大家都想象不到,这么低的价格,对于一般人来说你觉得可信吗。”而如何能让药品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价格也比较低廉,药品需要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也需要国内药企加大研发投入,缩小和原研药的质量差异,这是能够把生产成本降下来的根本方式。

所谓卖价格,就是要产生溢价。所谓溢价,就是卖得比别人贵。对价格敏感的人,会反复追逐价格。比如,因为低价带来的客户,也会因为更低的价格而离开。换句话说,价格不带来客户的忠诚度。在定价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价值定价法,通过低价提供高质量的药品或服务赢得顾客。不是简单的制定低价,要求企业重新安排经营活动,降低成本却不牺牲质量,吸引大量的注重产品价值的顾客,这就需要采取差别定价的手段,最常见的措施就是将处方药在医院和零售市场的规格进行区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可以通过涨价来提升价值,一次成功的提价能带来巨大的利润。

企业应当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手段把产品卖出它应有的价值。以药品的价值作为长远的追求,而不是以药品的价格来拓展市场,因此,一定要把产品卖值了。在营销学中有个经典的案例。一名业务员问老板,当地一家小厂的价格很低,拼价格很厉害,我们拼不过他们,怎么办?老板的回答是:它的价格这么厉害,为什么它是一家小企业,而我们是大企业呢?通过低价格在扰乱对手的同时,也扰乱自己。扰乱对手是暂时的,扰乱自己才是永久的。2017年流行的电视剧《那年花正圆》里面沈星移的生意经:做生意打价格战,永远敌不过提高品质的战术,高品质高价值,才是恒古不变的硬道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价格的敏感度呈现出了逐年下降的趋势,对于药品而言,人们更倾向于质量和效果而不是去贪图便宜。尤其随着中产阶级的消费升级,通过降价的调控手段已经失去了原有的能力。以恩替卡韦为例,外企的定价是240一盒,目前国内仿制药药企在政府轮番的降价要求下,已经降低到了外企的零头不到,你觉得这种做法老百姓会信赖你的价格吗?因此,低价产生的是价格认同,高价产生的是价值认同和品质认同。因此,如何守住企业生存的底线,关注药品的品质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