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四线市场如何做促销策划

三、四线市场是中国最广阔的市场,潜力巨大,许多企业在开发一线市场的同时,也在关注三、四线市场,希望能够打开这类市场,取得成功。

三、四线市场需求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不妨从三、四线市场的消费者平时的生活习惯开始研究?这样,三、四线市场营销就会有章可循。

“做菜需多放酱油”——促销形式与表现力求“上色”

  三、四线市场的消费者喜欢颜色艳丽、喜庆的东西,就像做菜一样,他们喜欢多放酱油,这说明三、四线市场的消费者易被“外表”吸引。所以,三、四线市场的促销展示力求醒目。促销展台要声色具备,如现场搭台演戏,三、四线市场消费者将这种“大型节日”当成享受;促销广告形式要喜闻乐见;要讲究民风民俗,使产品和消费者零距离接触。

  很多三、四线市场的促销活动常用方法如下。

  (1)锣鼓队和大篷车表演(如宝洁公司)。

  (2)送春联、福字联络感情(如可口可乐公司)。

  (3)大幅墙体广告(如长虹电视)。

当然,还有很多在现实应用中取得实效的方法,如现场抽大奖等。总之,促销形式喜闻乐见,就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要耕田,先下肥”——促销手段注重“实在”

  三、四线市场特别是三线市场,消费者还处于满足需求阶段,产品不需要有太多的功能,所以,他们购买产品时,第一考虑要素是产品“实在”“管用”。

  企业在策划促销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体现产品“实在”的特点,告诉消费者:不做大量的电视广告是为大家省钱,直接销售节省了中间费用,提供简单、大容量包装是为了实惠等。

  三、四线市场的促销手段如下。

  (1)赠品多,并且是日常必需品——买锅送铲、盆、碗。

  (2)免费赠送试用装——免费品尝饮料,免费试用小包装牙膏。

  (3)加量不加价——买500ml产品加送500ml同款产品。

  (4)“现场即刮”,即送现金——一个啤酒瓶盖可兑0.5元。

  (5)包装兑奖——三个包装可换一个新产品。

  (6)抽大奖——一包产品10元,有机会抽中摩托车。

当然,随着三、四线市场的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深化,他们现在不只关注“实在”,还关注产品的“适用性”。企业要在“实在”与“适用性”之间找一个平衡点,避免消费者将企业送赠品当成“拿更多的钱买没用的产品”。

“买东西,图便宜”——“降价促销”

  三、四线市场的消费者,收入不高,所以,他们会对价格很敏感。所以,很多企业干脆降价,降价也是一个好办法。

  三、四线市场的促销活动比较单一,业务部门在市场部制订促销计划时会说:“消费者就认价格,价格低的产品好卖,直接做降价促销效果好。”三、四线市场的促销政策多是“产品搭赠”:“买十送三”“买一百送四十”等。在没有竞争或者竞争不激烈的时候,产品由经销商分销;但竞争激烈时,企业往往会走进死胡同——打价格战,价格越卖越低,产品没有质量保障,消费者就购买竞争对手的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根本就没机会卖出去,该市场成了“鸡肋”市场。

“只在赶集日买东西”——选好促销时间

  我们不妨把赶集称为核心销售日,因为它是企业做促销活动的最佳时机。在核心销售日,企业要尽量投入资源,如抽调其他区域市场的业务(促销)员,借用公司的车辆、音响、舞台等工具,横幅、促销品、海报等资源。

  其实,我们没必要天天做促销活动,如果我们选择好促销时间,也能取得同样或者更好的效果。核心销售日还包括正常节日,三、四线市场特有的节假日(婚庆、升学等)。

“喜欢名牌”——促销先期工作,做出品牌的感觉

  名牌能满足消费者的购买期望,并不是只有一、二线市场的消费者喜欢名牌,在三、四线市场,如果将促销活动做成品牌推广活动;如果能在产品促销活动之前,先期做出品牌效应,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三、四线市场里,营造品牌的途径、手段与一、二线市场可能不同,如三、四线市场更倾向于投放电视广告等。所以,我们先期可通过品牌造势,让消费者接受该产品。

  (1)品牌造势。

  (2)用“第一”“大”“可能是最好”“巨资打造”等渲染气氛。

  (3)明星效应:著名明星××是该产品代言人,他(她)也使用公司产品。

  其实,品牌营销也可以通过现场讲解、使用产品、答疑等,让消费者相信产品并产生购买欲望,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