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程工作为何容易形式主义

时间330日周日下午1500

 

专家:金国华

l  端到端咨询联合创始人 & AMT华南合伙人

l  中国流程管理实战派专家 & 流程专家讲师

l  20+年管理变革经验,服务300+企业

l  流程+研习社 (IDBPM321GO)创始人

l  香港大学管理心理学 研究生 & 华南理工大学 MBA 校外导师

l  西安交通大学MEM工程管理硕士班 讲师 & 清华长三院讲

出版图书:《跟我们做流程管理》《人人都要懂流程》《公司大了,怎么管》《营销·研发·供应链:业务架构与流程管理》

 

主持人张本心,识干家(博瑞森图书)创始人&总编辑,22年管理图书策划出版经验。

 

访谈主题流程推进工作中的5大尴尬及突破

一、流程工作为何容易形式主义

在超过 20 年的甲乙双方流程变革实践中,我发现多数企业在推进流程工作时普遍遭遇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质,往往源于团队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的认知盲区 —— 在缺乏系统策划的情况下盲目推进,必然会触发各类风险 "爆雷"

例如某江西大型企业,老板亲自挂帅成立流程小组优化营销流程,仅召开两次启动会后便不了了之。

这种现象揭示了一个核心矛盾:即便老板强势推动,若缺乏科学方法论支撑,流程工作极易沦为形式主义。

这里存在一个关键认知误区:许多团队将流程设计与优化的专业方法等同于全部工作,如同厨师只关注刀叉使用技巧,却忽略食客真正的口味需求。事实上,企业流程管理更像是为老板 "烹饪菜品"—— 不仅需要掌握工具(流程技术),更要理解战略诉求(老板想吃什么)、业务痛点(食材特性)与跨部门协作(烹饪流程)。这种 "工具 - 需求 - 协作" 的三维失衡,正是导致流程项目频繁失败的底层原因。

陈立云老师曾提出一个深刻观点:流程工作者本质上是企业的 "隐形架构师"。这个定位揭示了两个关键维度:一方面,流程架构与组织架构具有同等重要性,却常因 "隐形" 而被忽视;另一方面,流程工作者需要像真正的架构师一样,协调多方资源构建企业运营的 "神经网络"

以华为为例,其端到端流程体系的成功,并非依赖单一部门推动,而是通过流程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的深度协同。这种协同背后是对 "流程即企业隐形骨架" 的深刻认知 —— 当流程工作者能够打通研发、生产、销售等部门的价值链路时,其创造的价值将直接体现在企业运营效率提升上。某制造业企业通过流程优化将订单交付周期从 45 天压缩至 28 天,正是这种 "隐形架构师" 价值的具象化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