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品牌,质量先行

除了畅销品,甘雨亭自有品牌的运营也是拉动销售的重要来源。

目前,甘雨亭跟中粮集团合作一款酥软米,5公斤装售价不到30元,一个月的销量超过280袋。中粮的这款大米本来是直供它们自己的网店的,不对外供应,包括超市和商场都不上。甘雨亭以为此前跟中粮做过直营,于是要求引进这款大米,没想到当时就遭到拒绝。后来经过多次洽谈,才达成合作关系。但中粮提出一个附加条件,要同时引进中粮其他系列的包装大米和散装大米。

早些年,甘雨亭确实做过自有品牌,并且在同类产品里做到销售前三名。凡是打上“甘雨亭”品牌的产品都卖得非常好。像甘雨亭大米,甘雨亭油,甘雨亭面,还有甘雨亭水和甘雨亭纸杯,这些都是在销售排行榜里的。其中,甘雨亭大米和面条卖得最好。

销售看好,理应做大,但是罗静婷又有了新的顾虑:如果自营商品质量一旦出了问题,甘雨亭的声誉就要受牵连。所以后来根据实际情况,对自营品牌进行了调整,企业品牌与商品品牌做了区分,只保留了“山老俵”。在罗静婷看来,自营品牌毕竟还是要受第三方控制的,因为甘雨亭自己不生产。

既要提高利润,又要保证产品质量,这是有很大挑战性的工作。现在,甘雨亭摸索出一条新的做法,就是尽力缩短中间采购环节,寻找基地、厂家合作,像红枣、香梨、苹果,以及与基地合作的无公害蔬菜,这些都是甘雨亭销售排行靠前的商品。

    跟基地合作的优势是既保证了价格,也保证了品质,而且货源不缺货。“基地能帮我们找一些合作社负责给我们把关,或者给我们联系当地的冷库进行库存,也能帮忙请一些搬运工。到了基地,我们就属于外地人了。运到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要货,都要听从我们的安排,随时发货。我们也会支付给他们一定手续费,比如一斤给五分钱手续费,我们的进货量比较大,像600吨就是一个大单。”

米、面、油是家家户户都需要的民生商品,甘雨亭已经做了六七年。做自营品牌的目的,首先是保证质量,让商品的安全系数更高;其次是利润空间更大,因为是直接跟厂家联系,中间环节的两三个百分点就全部省掉了;还可以要求厂家量身订制,比如生产一款油,容量和包装设计都是有特定要求的。有些厂家为了利润会掺一定比例的棕籽油或其他原料,但是到了冬天就露馅了,如果顾客买了这样的问题油,他们不会找厂家,而直接找甘雨亭。订制就能要求厂家保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