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必须通过建系统的方式来提升盈利能力和为未来打基础,我们就要考虑用什么样的系统来支撑我们实现翻倍的盈利能力。
系统模式核心不在于“高大上”,而在于合适!基于门诊的现实状况来选择合适的系统才能落地!系统是需要随着口腔门诊的发展升级的,因为建系统是有成本的,所以系统应该匹配口腔门诊的发展阶段,既能支持口腔门诊的发展,又不会投入过大造成浪费。
怎么才能恰到好处,符合本阶段发展需求是我们重点要考虑的。为此,我们首先要对自己的现状做一个科学客观的分析认知。
(一)口腔门诊现状
首先,大部分口腔门诊的管理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口腔行业是国家在管控政策上开放比较晚的行业,很多口腔门诊现在还处于单店模式。
我们调研某二线城市的数据表明:这个城市一共有400多家民营口腔门诊,最近四年新开的就有279家,占比将近70%,而四年前开业的门诊占比不到40%。也就是说,大多数的门诊都是新开业的,年限很短,门诊规模也相对较小,有些门诊只有3~4位医生,有些就是夫妻档。在这种情况下,行业还没有真正进入竞争比较严酷的市场环境,也就没有压力,所以主动去规范管理的门诊就不多。
其次,很多院长并不了解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让门诊的盈利实现质的飞跃。没有压力,就很少主动投入。多数口腔院长之前没有真正思考给门诊建设管理系统的问题,因此,适合口腔门诊行业的系统到底是什么样、有哪些部分组成、如何落地,这些问题都是多数院长最近才开始思考的问题,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这是我们现在口腔行业面临的一个现实状况,基于行业竞争还未真正进入白热化,大部分门诊管理基础单薄的状况,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才能真正打造出好的盈利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呢?
(二)适合门诊现状的管理系统
第1, 必须是傻瓜化的系统。
在发展的初期,门诊的核心精力一般会在业务的拓展上,尤其很多院长同时兼任门诊医生,从时间和精力上很难有大量时间去研究和运营一个复杂的系统及管理的工具,管理系统又是必须要建设的,所以必须是便于掌控的系统,我们把它称为傻瓜化的系统。
除了院长的时间、精力问题外,门诊的医生对于管理的理解也处在初级阶段。因此,给这些医生一套非常复杂的系统,医生的适应程度会很差!
简单的理解,就相当于给一些习惯于大刀长矛的部队配置了坦克飞机。这些武器虽然“高大上”,但对于一直用大刀长矛的部队来讲,学习起来太难了,反而是一种拖累。因此,管理系统的操作越傻瓜化越好,门诊全体医护人员都很容易适应。
第2, 必须自带落地机制。
从我们的角度来讲,系统虽然是个好工具,它可以让很多人做出同样的行为,可以让口腔门诊规模化发展,但是绝大多数人由于过去没有经历过系统化的管理,不知道系统管理是什么样的,那么这个系统就很难在口腔门诊内部落地生根,这也是现在很多民营口腔门诊的院长学习的时候遇到的困惑。
我们发现,现在的院长学习意识很强,不仅到处学习专业技术,很多院长也已经开始学习管理相关的知识,此时院长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学的东西都对,但是怎么才能为我所用呢?怎么才能真正落实到我的门诊呢?
我们要想让这个系统落地,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这个系统本身就自带落地机制。那么此时这个系统就是科学有效的,是能够真正帮助口腔门诊的。
同时,自带落地特质的系统,也可以不断优化和升级,这是符合口腔门诊的需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