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演绎和归纳的结果,初步明确了胜任力项。但是,这些胜任力是否具有国内或者国际的可参考性呢?是否与企业的核心组织能力相符呢?这需要把设计工作延伸到对标及组织能力参照的工作中。
在选取标杆企业时,如果有充分的数据,通常要坚持两个筛选原则:
同行业类似规模企业的数据。
战略上的相关性,主要针对市场、产品、客户的定位。
以知名房企绿地为例,主要对标万科这样的同等规模头部企业。但是,如果是规模较小的房企,我不建议对标万科、中海这样的头部企业,对标区域房企会更好。如果数据量不足,建议仍然以头部企业为主要标杆。
在对标过程中会发现,类似规模企业的相同层级、职能的岗位,其胜任力的相似度通常在60%以上,也会发现有20%~40%的胜任力是企业特有的。所以通过对标,实际上有两个作用:一是检验胜任力;二是证明自己胜任力的特色。
举个对标的例子,如表5-3所示。
表5-3 案例——某企业胜任力模型对标
胜任力项 | 定义 | 知名房企 | 知名房企 | 咨询公司推荐 |
战略思维 | 通过对组织内外环境的分析判断,制定组织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并能把具体工作安排和整体发展目标有效结合起来的能力 | ★ |
|
|
全局视野 | 思考问题统观全局,善于抓大放小,使得整体利益最大化。遇到冲突时,舍局部、取整体,舍短期、取长期 | ★ |
| |
横向合作/大局观 | 思考问题统观全局,善于抓大放小,使整体利益最大化。遇到冲突时,舍局部、取整体,舍短期、取长期 | ★ | ★ |
|
运营决策 | 深刻理解并把握经营目标,具备商业头脑,围绕经营目标制定业务策略 | ★ |
|
|
策略思维 | 擅长在沟通、谈判、管理等方面制定有效的策略;在复杂的环境下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有效解决问题;考虑问题审慎有深度、不会过于简化问题 | ★ | ★ | ★ |
统筹规划 | 具备突出的目标感,并将各类事务和问题安排得井井有条 |
|
|
|
系统改进 | 建立对工作成效的监控、测量和持续改进机制;实现对工作风险的全面监控和持续改善 |
| ★ |
|
市场敏锐 | 洞察所在区域市场的变化,并以此作为自己工作的行动指南 | ★ |
|
|
客户导向 | 将发现和满足客户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主动采取行动实现和超越客户期望 |
|
|
|
案例中从model pool中选取了标杆公司进行对标,选取的原则是:
在数据库中已有的类似规模企业胜任力模型。
战略上有相关性,特别体现在价值创造、客户细分等方面。
通过对标发现有两项胜任力是在标杆企业中常见的,也就是“横向合作”和“策略思维”。通过进一步讨论,企业决策者认为“横向合作”同该企业的发展战略关系不密切,所以在后来的胜任力模型中,把“策略思维”加入了胜任力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标过程中,企业往往不能找到完全一致的胜任力项,这个时候采纳相似的胜任力项对标也是可行的。举例来说,“统筹规划”和“组织计划”、“职业操守”和“正直诚信”、“教练指导”和“辅导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