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祖述尧舜”,孔夫子的这套儒家思想,是来自于《书经》里的《尧典》《舜典》。比如《尧典》里讲:“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大家好好想一想,现在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是独创的吗?根子来自于哪里?就是来自于《书经》嘛!中国不管是什么样的领导者,你提出的政治理念和方针政策,一定是要有传承,才会行得久远。
“克明峻德”,克,就是能够,意思是我们一定要让自己的德性光明起来,高贵挺拔起来,就像山峰一样崇高峻拔。这是指最高领导者的德性要达到这样的高度。“以亲九族”,这个光明的德性,可以让天下九族,让所有的诸侯、部落、民族都能够亲和起来、和睦起来。“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依次类推,围绕在这些诸侯部落身边的百姓们就能够太平起来,生活就有章法、有秩序。“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老百姓都变得和睦有序,心里面都很明亮、光明,这样就万邦和谐,就达到“天下大同”的理想状态了。
这就是人类社会政治的最高理想。这个最高理想,就是通过“克明峻德”来达到的。《尧典》所说的内容,就是经过孔夫子的整理记录而传承下来的。后来,曾子写了《大学》,《大学》三纲之首“明明德”,就是从《尧典》这一句“克明峻德”里来的。这就是孔夫子整理、记录、发扬中华文明道统的例子之一。
所以,我们在讲历史、讲传统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把中华文化的这种道统和法统真正重视起来。对于中华文明来说这是极为尊贵的。如果没有道统和法统,可以说中华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华文化最讲究薪火相传,最讲究心心相印。禅宗里说的“心灯相传”,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的心就像灯焰,一颗心去点燃另一颗心,这就是心灯相传。
在佛教里,如果没有这个传承,是没有人信你的。你说是你独创的,然后自己打起一个独创教派的旗帜,宣传一套独创的修行内容,对不起,那就很有可能误入邪教歧途。
在禅宗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永嘉禅师在浙江天台山修行止观法门,自己修行多年,终于悟道了。但是,他的朋友左溪玄朗和东阳玄策就说,你自己认为悟道了,这还不行。你自己悟到的东西,是不是老佛爷代代传下来的东西呢?你自己说了不算,你得找真正的过来人、真正的明眼宗师来印证才行。永嘉禅师就问,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谁才是明眼宗师?谁才能够印证我呢?他的朋友就告诉他,在广东曹溪的六祖大师是达摩祖师的衣钵传人,他老人家可以印证你。永嘉禅师就从浙江不远千里来到广东,找到了六祖大师。结果两个人一见面,说了几句话,六祖就印证了他,说你所悟的道和我从历代祖师那里得到的一模一样。这就是心心相印,就是心灯相传了。
按说,永嘉禅师自己已经悟道了,但是他还要不远千里、不辞辛劳地跑到广东来求证,为什么?因为一旦求证了,这才说明你进入了道统,所得的才是纯正的佛法。不然自己重新立一个山头传法,就很有可能出现偏差。
中国历史上造反的人,有很多打的是宗教旗号。不管是黄巾军也好,白莲教也好,红灯教也好,都是打的宗教旗号。头领们都说自己是上天派来的,是某某神佛的显现,是拯救众生于痛苦之中的,但是,他们并没有道统和法统的印可传承。太平天国也是这样啊!洪秀全认为自己是上帝派来的,当然,他打的是洋宗教的旗号。所以,没有道统传承的话,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永嘉禅师在六祖那里得到印证后,转身就要走。他千里迢迢从浙江走到广东,说了几句话就要走,六祖看了,说你那么辛苦,还是住一个晚上再走吧。永嘉禅师于是就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就走了。这就是中国禅宗史上有名的“一宿觉”,意思就是只睡了一个晚上就觉悟了。所以我们一再强调,道统和法统是极其尊贵的、重要的、必要的。
现在有很多人学佛,藏区的活佛喇嘛到汉地来传法的也很多,汉地也有很多和尚到处走动传法。但是,他们是不是有真本事?是不是真正的上师、真正的大德?我们肉眼凡胎,往往就看不出来。看不出来怎么办?那么,首先就要看他的传承,看他的传承是否真实不虚,是佛法正脉。如果传承确实到位,比如禅宗五大宗派都有传法的法券,我们冯老师就有佛源老和尚所传的法券,是位列于禅宗云门宗的第十三代传人。这样,你相信他、跟他学禅就没有问题。这个就是传承的作用、传承的力量。
如果是弘扬藏传佛教的,他是宁玛派或者噶举派或者格鲁派的什么传承,这个传承轨迹也一定要清晰明了。如果是大家公认的大德上师的嫡传,那你可以跟着他学,绝对不会有大问题,不然的话,就有可能上当受骗。现在这种上当受骗的太多了,这是题外话,不多说了。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夫子的这个传承是从尧舜、文武那里来的。宪章,也可以说是宪法。英国近代有个宪章运动,经过宪章运动以后,英国迅速地成为了强大的现代国家,所以,这个宪章的力量很大,因为,宪章是神圣而不可违背的,所有人在这个宪章面前都是平等的。这里就说明,孔夫子的思想从渊源上来说,是继承了尧舜的思想;从表现上来说,是继承了文武周公的礼乐文化,其道统和法统是从文武周公这里一脉相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