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我们上次讲到了“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我手里这本书的分段不是很理想,其实“乾知大始,坤做成物”是应该分到下面一段的。我们上次也说了,按照王夫之先生的讲法,从“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一直到“乾道成男,坤道成女”的时候,就已经把八个单卦讲完了。“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与下面的“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是一体的。尤其是“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作为这一段的开头是非常重要的,在易理部分可说是核心的思想。接下来的整个一段,都可以说是整个《易经》的核心思想。
前面部分有争议的地方,比如“天尊地卑”的说法,还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这些有争议,但实际上,这些都是一些概念上的争论,并不是特别大的问题。关于六十四卦的形成,有些说“八卦相荡”,是八个单卦荡一圈然后回来;又有说是方位相对的两两相荡;还有说乾宫八个卦,坤宫八个卦,以此类推,八卦八宫,形成八八六十四卦。这些说法虽然各异,但都不是关键问题,反正最终都会形成六十四卦。作为《易经》的运用来说,必须通过六十四个卦来运用,八个单卦是没法运用的。但是对下面这一段,如果你没有真正理解到位,就有可能对整个《易经》的感觉找不准,容易走入误区。
从我个人的学习体会来说,我对《易经》的感觉也是从这一段开始的。前一阵有同学建议小班开《易经》课程,我之所以敢牵头坐在这里给大家唠叨,确实因为我自认为对这一段的阐述,在心中是有定解的。这个定解,就是随便拿到什么地方,我都敢说我的见解不会错到哪里去。正因为如此,才敢坐在这里和大家说这个事情。
这一段,是通过乾坤二卦来展现《易经》的内涵,在易理上是最重要的。我们具体来看一下这句:“乾知大始,坤作成物”,就把乾坤二卦的根本作用全都体现出来了。
我们讲过乾为天、坤为地,纯粹是以客观的现象来比拟乾坤二卦,这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我们要知道,这仅仅是个比喻,并不是说乾就是天这么一个具象,坤就是地这么一个具象。我们说,乾坤二卦不仅有天地二象的感觉,而且包括了天地间一切万物动态的形成过程,同时还包括了人的精神的动态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