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设计案例问题

想一想:教学案例设计问题核心价值是什么?

A.​ 案例与观点的桥梁

B.​ 承前启后

C.​ 承上启下

一个完整的教学案例是由CAP【Case、Anwser、Point】组成。C指的是案例部分,A指的是问题部分,而P指的是观点部分。案例部分已经介绍,接下来介绍的是如何在教学案例中设计问题?问题是案例与观点的桥梁,发挥着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作用。问题决定了观点,甚至决定了要传递的知识和技能。所以,一个好的问题,便是案例的明珠了。

教学案例的应用场景决定了教与学交互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为使教与学聚焦,我们需要将案例与要传递的观点进行连接,而这个连接点便是问题。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培训师还是催化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均需要通过结构化问题进行引导。

问题可以是案例中客观的、理性的事实性问题,也可以是主观、感性的感受性问题;可以是关于案例的思考和启发性问题,也可以关于接下来行动性问题。这种结构化的问题使得案例、问题和观点浑然一体。问题既来源案例,又服务于案例。说它来源于案例指的是在设计问题时至少能够在案例中找到出处,说它服务于案例指的是问题能够触发案例内容的输出。

这种结构化的问题设计方法,我们称之为ORID【Objective-O实践-客观事实、Reflective-R感受-客观反射、Interpretive-I意义-事实分析、Decisional-D行动-基于事实的下一步行动】,即焦点汇谈法(Focused Conversation Method),是一种结构化讨论的形式。

该方法常被用作对事实进行分析讨论,应用于案例教学再好不过了,简单明了,根据知识和技能的传递需要,或为了让受众了解案例的所以然,仅需要结合案例进行应用就好了。ORID,既可以完整使用,也可以根据案例核心观点表达的需要,有侧重点的选用即可。如图7-3所示。

图7-3 焦点汇谈法设计问题

(1)Objective:The Objective Level of Thinking,关于事实性问题,引导受众者在案例中看到、听到、发生了什么,通常是一些直观的信息,从事实入手,便于开启讨论。只有将事实问题识别出来,在后续讨论其他问题时,信息才完整、有效,避免信息缺失或不对称引发不必要的时间、精力的浪费。
  (2)Reflective:The Reflective Level of Thinking,关于感受性问题,引导受众者从自己的角度思考,分享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是一种主观的、容易触发的、易于表达的。在阅读案例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这个环节实际上会是千人千面,这些差异化的感受是由每个人的认知和价值观触发的。正因为有了差异化的感受,互教互学才更容易实现,学习和交流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受众者在阅读和讨论案例时会表现出“喜、怒、哀、乐”等,有了这些情感,意味着案例已经在与受众者建立了连接。

(3)Interpretive:The Interpretive Level of Thinking,关于思考性问题,是情感和智力迁移的过程。当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学员已经从案例中开始收益,已经发生了情感的连接,转化为了个人的认知和理解,无论是什么,个人学习已经发生。一个好的案例,不但能够移情,而且能够移智。

(4)Decisional:The Decisional Level of Thinking,行动性问题,是指通过案例的学习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呢?行动是转化成生成力的必要条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习案例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案例的学习学员要在实际工作中停止什么、保持什么和开启什么。这是任何一个案例期望带来的结果。如果一个案例只问一个问题,建议问:通过案例的学习,你的下一步行动会是什么,如停止、保持及开启什么?

当然,焦点汇谈法(ORID),不仅适用于在案例教学中设计问题,还适合于在日常工作中的沟通和讨论。比如:日常授课中提问、工作复盘研讨中提问等场景。可以采用的表述结构如下:在某某案例或事情中,你印象最深是什么?(O)当时的第一感觉是什么?(R)你是怎么想的?(I)你打算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应用?(D)

比如:我阅读了高速公路上开车轮胎爆胎的案例(O),我非常欣慰能够提前认识到其危害和预防方法(R),如果没有提前的预防和专业的处置,真的会要人命(I),所以以后在高速上开车时,一定要提前避障,如果不能避障,一定要将风险降到最低(D)。

以上便是在教学案例中设计问题的方法。

一是客观性问题(Objective),即从感官上获得的客观性的问题,如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有哪些信息?

二是反映性问题(Reflective),即引导学员阐述,帮助学员建立起与主题的关系,尤其是情感连接,如这让你联想到什么?让你有什么感受?什么让你感到惊讶/高兴?

三是诠释性问题(Interpretive),即深层次探讨,获得主题的意义、重要性、价值等,如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重要?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四是决定性问题(Decisional),即探讨新的方向、行动、计划与承诺,形成下一步的行动决定,如我们可以做什么?要做出什么决定?如何在工作中应用?我们如何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