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本工资

1.基本工资的性质

基本工资反映的是不同岗位对整个组织的贡献价值,是整个薪酬体系的基础。很多经销商对这一点并没有清晰的认知,往往将基本工资和整体薪酬混为一谈,尤其是在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之间没有建立合适的比例,使得团队的基本工资过低,既不利于对优秀人才的引进,也弱化了团队的凝聚力。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基本工资体系,就必须对每个岗位进行科学的价值评价,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不同岗位的基本工资标准。所谓岗位评价,就是根据统一的标准,将不同岗位对组织的贡献价值用数字表示出来,从而确定出不同岗位之间的价值比例关系,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岗位评价结果,结合人才市场上的薪酬行情,最终确定出一套科学的、符合企业自身的基本工资体系,使每个岗位的价值都能得到恰当的体现。经销商应该将岗位评价与战略目标和商业模式结合起来,将岗位对组织的贡献程度与战略执行挂钩,在政策上进行引导,有利于吸引到适合公司发展的优秀人才。不过,岗位评价对经销商来说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有两种方法可以解决:一是从外部请专业公司来帮助建立;二是可以参照当地的人才市场行情,这样就可以确定出每个岗位的基本工资体系。

2.基本工资的占比

在整个薪酬体系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解决,那就是在整个薪酬结构中,必须确定基本工资应该占据的比例是多少,这对于团队的稳定至关重要。这要分两个方面来确定:

根据不同岗位性质:从公司整个岗位的性质来看,越是偏重于业务性的岗位,基本工资占比就越低,比如业务人员岗位在所有岗位中的基本工资占比就是最低。一般来说,能达到50%~60%就已经很高了,如果基本工资占比过高,就会削弱他的积极性,甚至产生惰性;不过业务性岗位的基本工资占比也不能过低,也要适应当地人才市场的工资水平,这是无法随便根据经销商自身的需求来决定的,其存在外部条件的制约,否则就难以招募到合适的人才。越是偏重于非业务性的岗位,基本工资占比就越高,比如办公室文员在所有岗位中的基本工资占比就最高,如果基本工资占比过低,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因收入得不到保障而离职。发展到今天,重视人才、敢于付出高薪聘请人才的经销商逐渐变得越来越多,部分经销商还反向从厂家挖人,而以前那些只愿意去厂家的职业经理人,现在也开始接受经销商的邀约了,相较于厂家,部分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能够得到经销商老板的充分信任和重视,甚至可以获得比在厂家还要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

不同岗位层级:在整个公司的岗位中,岗位级别越高,其基本工资的占比就越低,比如总经理,其薪酬回报更多是来源于业绩贡献,而不是依靠基本工资,因为其拥有的资源、承担的职能空间非常大,给公司带来的价值也越高;而岗位级别越低,其基本工资的占比就越高,比如清洁工,其基本工资占比可以达到90%以上,因为其拥有的资源、承担的职能空间都很有限,给公司带来的价值相对不高,应该以基本工资为核心。

3.设计“宽幅”工资等级

经销商在设计岗位基本工资体系时,需要遵循“宽幅”原则,为同一个岗位设计多个工资级别,以实现对员工的逐级激励,小步快跑,不升职可加薪,减薪不降职,对团队的激励更为灵活。比如一个岗位原来只有一个级别,假设是3000元,如果这个岗位上的人表现很好,要对他进行涨薪,就必须先升职才可以,否则他原来的岗位只有一个级别,无法直接在原岗位上涨薪,如果他达不到升职的标准,就不能涨薪,很有可能导致这个人因得不到更多回报而离职。实施“宽幅”薪酬体系后就不一样了,这个岗位的薪酬增加到了五个级别,每个级别的工资级差是500元,即2500元、3000元、3500元、4000元、4500元。表现好的人就可以将他的基本工资上涨一级,从3000元升到3500元,但岗位不变,这就实现了不升职也可以涨薪,这个表现好的员工就可以留住了。过了一年后他又表现得很好,还可以在不升职的前提下再涨薪,从3500元升到4000元,这样就能够不断适应员工的成长而带来的价值回报需求,使基本工资体系产生最大的价值。如表10-1所示。

表10-1 部分岗位宽幅基本工资表

岗位

薪等

薪级

薪资(元)

销售经理、市场部经理、销管部经理

A等

A5级

8000

A4级

7000

A3级

6000

A2级

5000

A1级

4000

业务主管、推广主管、督导主管

B等

B5级

6000

B4级

5500

B3级

5000

B2级

4500

B1级

4000

业务人员、订单专员、费用专员

C等

C5级

4500

C4级

4000

C3级

3500

C2级

3000

C1级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