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人之道:选择大于努力

为什么招人难?为什么招到的人用起来不顺手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个观念,招聘不是招贤。我们在招聘中,给那些招聘者附加众多限定条件的企业,恰恰导致我们最不容易招到合适的人。

其实,招人的目的在于用人,用人的关键在于匹配,需要根据自己所处的阶段定出招人的标准,不是动不动就招能人、高手、像自己一样的人……但这个阶段适合你吗?你用的了他们吗?

我们不要过度奢望改造一个人,只能选择适合的人,在能力上提升他,在规则、制度、标准上约束他。

许多企业喜欢能人,像自己一样能干的人,尤其是卖货,单兵作战能力强,俗称大业务,这种业务人员最容易成为公司后期发展的障碍,多不服管教或自立门户。

1.弄明白在这个阶段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

表7-1是这个阶段招人的要求。

表7-1 这个阶段招人的要求

初创期靠老板自己带着干。老板的话就是规则,否则生意做好很难;自己不愿意干,需有一个代替自己的经理人。

发展期靠大家,决策在老板。老板既不能亲力亲为,因为不是业务人员,又不能远离市场,因为是指战员。

壮大期靠管理。你能管多少人,生意就有多大,专业分工很关键,组织的能力越强,生意就越大。

企业小的时候靠聪明勤奋,中等时期靠专业指导,做大了靠管理分工。

业务靠老板的,企业很难做大;销量靠几个牛人的,也很难做大,靠几个牛人的企业是最危险的企业。一个具备有效模式的企业,听话的人比能干的人更重要。

组织或个人的未来,现在已经注定;企业或个人的现在,过去已经注定。所以,经销商的人生就是不断过坎、转型的过程。

2.弄清楚招聘人究竟看什么

思考一:究竟要看应聘者的什么?

我们在招聘时究竟是考察应聘者的素质、能力、经验、资源、人品、责任心、学习力、习惯……还是其他?

我们喜欢看一个人的个人素质、工作能力、经验、资源、人品、责任心等,因为这些是能否做好工作的基本保障,但却不知道支撑这些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其实,决定人的行为的不是知识,而是本能和习惯。企业虽有规则制度,但习惯决定行为!匹配公司的人,更利他利己。其实,无论是公司文化还是个人素质,都是由习惯体现出来的。

思考二:习惯究竟隐藏在哪里?

首先,六看。

一看填表。通过填的表,看这个人是不是遵守规则的人,如果能按照设计表格认真填写,说明此人比较重视组织规定。

二看衣着。通过衣着打扮,看看此人对重要的事情的处理态度。对应聘者来说,面试应该是比较重要的事情,如果着装比较随便或不修边幅,说明此人比较随便,缺失主次。

三看小动作。通过应聘者的小动作看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因为小动作是一个人的本能反应,在吹嘘说谎时一些小动作很容易暴露出来。

四听声音。从声音的有力程度,能够看出一个人是不是自信的人、敢于挑战的人。

五看口头禅。口头禅是一个长期养成的关键时刻不受控制的习惯。通过口头禅,可以看出一个人是敢于承担还是习惯找借口的人,是面对问题找办法还是无能为力的人(如不知道、不是我的错、谁知道怎么搞的等习惯用语)。

六看反应。通过一个人对问题的反应速度、反应表现、反应内容,来判断一个人思维能力、处理问题的技巧等。

其次,七问。

一是让其自我介绍,看看其逻辑思维能力及主次掌控能力。

二是根据应聘信息表中的信息提问题,抓核心问题或疑惑问题追根问底。

三是让其说出自己的优劣势,来判断一个人的自我认知。

四是了解为什么到这里来,判断其现状与需求。

五是为什么要离开原来企业,判断其人品。

六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是什么,判断其在意什么。

七是让其谈谈怎么做一个市场,判断其对市场操作的认知。

最后,利用三个技巧

一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紧紧追问,通过他的反应速度,来挖出他的真实情况,而非经过修饰的东西。

二是突然转换话题。通过突然转换话题袭击,根本不给其思考的时间,暴露本能的反应,以及一些事物的真实现象。

三是把人带入你的程序中,不要跟着他走。在面试时,我们有时喜欢让应聘者自己说,来判断他的能力、性格,其实这种方式很难把握准,因为许多应聘者的话是事先设计出来的,甚至是多次应聘形成的套话。

3.一个优秀销售人员的潜在基因究竟有哪些

一是勤勉:勤能补拙,勤奋是销售的基础。

二是坚持:贵在坚持,成功源于坚持。

三是沟通:交流交心,用心交流的人更能得到认可。

四是自信:相信自己,能够敢于挑战。

五是悟性:一学即会,能够快速成长。

六是能力:懂得自我管理的人往往能力更突出。

4.我们拿什么来吸引他们

我们在招聘新人、面试新人时要理解他们究竟需要什么、他们在意什么。公司的环境、影响力、薪资待遇、成长……有人为挣钱、有人为成长、有人为轻松做事、有人为被在意……

所以,我们在面试时要向应聘者展示以下方面:

一是给予希望,成长的希望、成才的希望、赚钱的希望、被尊重的感觉。

二是待遇竞争力。设计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的平衡+福利,让应聘者感觉有希望。

三是公司像个公司。公司小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像个公司!公司要有精气神,否则新员工看不到价值感。组织结构不健全没关系,要有制度、规则、标准等。

5.我们如何招人

公司在市场的表现及势能是最好的广告,能让许多人主动找到公司,愿意加入公司。

要编写最具杀伤力的招聘内容,不要模仿别人或复制别人的招聘内容,要用心、用情感、用希望去写招聘内容,这样更能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