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5Why分析法的实施案例

机器为什么停了?机器超负荷,保险丝断了。

为什么会超负荷?因为轴承润滑不充分。

为什么没有充分润滑?因为润滑油泵供油不足。

为什么会供油不足?因为油泵轴磨损已经摇晃了。

为什么会磨损呢?因为没有过滤器进了粉尘。

下面我们以“外径研磨工序多不良”为例,指出实施五个“为什么”的重点。

1.将现象明确化

针对不良现象提出“为什么”的疑问,并提出原因会不会是“圆筒磨床外径加工尺寸上有误差”的疑问,这就是“将现象明确化”。

2.以原理来说明

不要根据以往累积的经验来断定状况发生的原因,一定问“为什么”。要调查设备的零件与测定加工尺寸的误差,要按照加工原理,从砂轮和材料的接触点上找原因。

3.以物理原理来思考

在观察设备零件的同时,产生“为什么”的疑问,亦即零件的状态如何?调查砂轮和材料接触点的变化情形。

此时就应考虑设备零件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

(1)余隙量不稳定?

(2)切削补正量不稳定?

(3)研磨标准时间不确定?

(4)材料固定状态发生变化?

(5)材料加工之前的工序不良?

经过分析,再实际调查设备精度及材料品质之后,通常可以利用物理机理找出根本原因。

最后,还要对该部位的细节再提出“为什么”的疑问。是否因为“刀具已磨损”或者“螺丝太松”?如果是,加以复原就可以实现“外径加工尺寸零不良”的目标。因此,为了避免造成停机的困扰,当不正常现象发生时,我们必须养成到现场“以物理原理来思考的习惯”,以物理机理来分析现象的成因,探讨设备零件、人与材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