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即的行动产生于真实的感受

右边脖子有点刺痒的感觉,可能是前几天理发时,在T恤上留下了碎头发。这件T恤是白色的,由于连续几个晚上睡觉都穿着它,使它的颜色显得有些陈旧和暗淡。右边肩膀有些疼痛感,就如有人用手压迫肩膀一样。那种感觉就像是一只被压瘪的气球,在慢慢地恢复原样,但是,又不能人为地帮助它快速的恢复。现在,脖子上的刺痒感没有了,我与肩膀的压力感同在。

进门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洗手,在洗手之前从不摸任何东西。清水流过每个手指和手掌,冰凉清爽的感觉从指尖传递到手腕。突然意识到,刚才在外面我并没有接触到什么人和东西,为什么要洗手呢?当然,这是习惯使然。不过,即便此刻我认识到我的手其实与在屋内是一样干净的,在洗过手后,仍然升起了清除细菌后的安全感。在我的头脑中,早已经将手触摸东西与在户外等同为一件事情了。这个认识来自于每次户外活动所累积起来的体验。这些认识是支配我们行动的真正动力,只不过它们一般隐藏在幕后。

已经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不时闻到邻居家传来的饭菜香味。一阵饥饿感突然袭来,甚至还听到了肚子里面咕咕的叫声。几分钟后,饥饿感消失了。虽然再次听到了肚子里咕咕的叫声,但是我确实感觉不到饥饿了。

我们为什么一天必须吃三顿饭?

每天吃两顿饭或一顿饭不行吗?

这是因为在生理上养成了习惯,还是我们对每天吃几顿饭的认识在起作用?如果我们首先改变了认识,那么生理上的习惯会改变吗?

我一直感受着那些感受。现在,肩膀上的压力感消失了,肚子里的饥饿感也消失了,洗手后的安全感早已消失,那么,现在我与谁同在呢?当感受的对象消失后,感受也消失了,但是,又是谁感受到我们那些感受呢?也许是我们自己。但是,当我们在感受压力感、饥饿感和安全感的同时,我们真的体验到有一个“我”在感受这些感受吗?还是只有那些感受本身呢?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己而知晓。

我们深入地看一看,用概念思考与感受到真实的存在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为什么在概念上理解的知识无法有效地促使我们的行动呢?得到答案的方法仍然是观察我们自己的内心。一切真知都存在于我们的内心,这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独自找到真知。

概念上的理解只是一种思想活动,不管我们多么理解和赞同这个道理,那也不过是一个思想而已。思想和行动是完全不同的东西,虽然我们经常在思想的支配下做事情,但是,思想是飘忽不定的,总是在“三思而后行”,总是在“深思熟虑”,因此,它们无法带来稳定而立即的行动。

立即的行动产生于真实的感受,就如自己的手被针扎痛后会立即躲开一样,躲开的行动不是思想导致的,而是对痛的切身感受。因此,一旦我们真的感受到概念所指代的那个事物,而不是对概念本身的理解,立即的行动会自动发生。虽然有些客观存在的对象无法被我们直接地感受到,但是,既然有相应的知识,那就说明必然曾有其他人真实地感受到了它。为了真正地感受到它,我们需要继续探索,这才是学习。

有一天,我在看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当读到“做自己的书店时当然很自由,也不去想‘风格’什么的问题,那都是别人附加上去的”这句话时,心中突然感悟到什么是“分散式共同创造”。换句话说,在这一刻我看到的不再是“分散式共同创造”这几个文字及其在思想中的含义,而是真正地看到了“分散式共同创造”这个东西本身。这是实实在在地看到,就如被针扎痛一样的真实。

不过,并不是文章中的那句话的含义让我看到了“分散式共同创造”的本身,实际上,那句话的意思是说“他自己没有刻意去营造一种风格,而是其他人根据他们自己的想象赋予了书店一个风格。”这与“分散式共同创造”的含义完全无关,但是,这句话中的“自由”“也不去想”和“别人附加”几个词汇触发我的内心,使我看到了“分散式共同创造”本身。我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准确地描述它,但是我知道它就像被针扎痛一样是真实的。

通过对自我的观察,我发现了我内心深处在看到“分散式共同创造”本身之前和之后的不同。在之前,我参加维基百科和豆瓣网的“分散式共同创造”时,自私心是大于分享之心的,因为我分享更多自己的知识和观点后,会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资历等。显然,分享之心是为自私心服务的。但是,在看到“分散式共同创造”本身之后,我观察到我的内心发生了彻底的变化。

就在那一瞬间之后,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为什么不让顾客们自主更改书店的内部环境呢?比如,可以让顾客在墙壁上留言、涂鸦、悬挂小饰品或照片,还可以让顾客自己带来书放在货架上卖。不管在经营角度看这些想法是否可行,但是,革命性的变化在于,我第一次主动地想到了应用“分散式共同创造”的方式,“分散式共同创造”已经变成了我自己的东西,成为我的经营思想的一部分。然后,也就是在这时,我发现了自己以前在参与维基百科和豆瓣网时的自私心。

接下来,我观察到我的内心深处发生了转变,我已经将分享放在第一位了,我变得积极参与了。随后我想到了用“分散式共同创造”的方式写书,名气、版权等利益已经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虽然我无法描述“分散式共同创造”本身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我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我内心的改变,立即的行动已经发生了。这个行动就是以分享心替代了自私心,然后涌现出了很多“积极参与到维基百科和豆瓣网以及其他类似的活动中去”的想法。

我观察到,当我们真的看到事物的本身之后,“立即的行动”是某个基本观念的转变,或者说,我们所说的“立即的行动”本身就是某个基本观念的转变,这是一场意识上的行动,从此我们看问题的视角发生了彻底的改变。那么,当某个基本观念发生转变后,被我们感知到的行为的转变不是顺理成章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