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营销的分级迭代

传统的各种品牌和理论都告诉你,各个环节或要素要做到“区隔”,要“分化”,不能“嫁接”。原来的汽车是轿车、越野车、商务车、跑车等,都越做越专业,越做越独立,但是现在就是“嫁接”。我把它叫作“溶和”—溶化、合并,成为满足消费者变化的需求的产品。越野车越做越专业,但是哪有那么多真正玩越野车的“专业级选手”?再加上年轻消费者的好奇心、新鲜感和体验新鲜的需求,让汽车生产商不断开发出越来越多的“不伦不类”的“跨界车”——轿跑、城市SUV等,自从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生活基础设施”,汽车都成了会自己上路的平板电脑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切都在重新连接、重新排列、重新组合、重新调整,最后“溶和”成一个提供全方位、高效能的解决方案了。

传统的营销4P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现在都无法分割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了,一部智能手机把“价格”“渠道”“促销”都“溶和”为一体了,无法分隔了。

就拿农产品或食品的营销来说,传统时代营销渠道和宣传推广逻辑是这样的:企业生产出产品,然后找经销商,把产品发到经销商的库房,经销商再把产品分销给小的分销商或二级、三级批发商,最后二级、三级分销商把产品送到千万个大超市、小卖部,大超市、小卖部的店员再把产品摆在货架上。同时,企业在电视台、报纸上打广告,告诉消费者生产的产品摆在了大超市、小卖部的货架上了。最后,消费者走进大卖场、小超市,走到货架前,拿起来产品看一看,放在购物车里,或者重新放回货架上。如图5-1所示。

图5-1传统营销的渠道层级

产品从生产出来、装车发货,一直到消费者从货架上把产品拿起来看一看,最快要一周,慢的可能要一个月或两个月。

“不让中间商赚差价”是所有企业和消费者的目标,如果不需要“中间商”的情况下,企业和消费者都能满意是可行的。

我觉得,很多情况下还是做不到“不需要中间商”。传统营销渠道模式基础上的销售服务模式,仍然在很多地方有存在的基础和必要性。

再后来有了电商。电子商务在中国出现到现在已经极大地颠覆了中国的商贸流通行业的格局,或者说颠覆了中国的商业和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