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测评,是根据某种标准将人格划分为多个类型,一般某个人只属于某个类型,例如PDP测评、DISC、九型人格等都属于这一类。
我们比较熟知的PDP测评,全称是Professional Dyna-Metric Programs,翻译为中文是行为特质动态衡量系统,用来衡量个人的行为特质、活力、动能、压力、精力及能量变动情况的系统。它根据人的天生特质,将人群分为五种类型,包括:支配型、外向型、耐心型、精确型、整合型,为了将这五种类型的个性特质形象化,根据其各自的特点,这五类人群又分别被称为“老虎”、“孔雀”、“考拉”、“猫头鹰”、“变色龙”。
在PDP测评中,每一种类型风格都有不同的思维特点,不同的行为模式,测评结果的应用核心是知人和自知。每个人对自己的本我行为风格,跟工作结合从而调整风格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和满意程度详细了解,有助于增进自我认知,便于自我调整优化,管理者了解下属的行为风格,能够用人有据、激励有方、教练有术和留人有法,员工了解彼此的风格,对于增进了解,以便“投其所好”,提高沟通合作效率有帮助。
但对于借助PDP测评实现人员高潜选拔、干部任用,团队搭建还是要慎重,这种根据经验数据将人划分为几类的测评结果,难免有贴标签的嫌疑,同时岗位是复杂的,情景是复杂的,人更是复杂的,绝不是简单的几个类型可以归类概括,像搭积木一样进行对应即可实现完美的人岗匹配。因此我们要清醒的知道没有任何一种风格类型是天生的适合做什么的,这种简单绝对化的应用是不可取的,在欧美一些国家心理测验行业组织就禁止将类型论的人格测验应用于人才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