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牧场远离城市,打不出水井,也没有自来水,所以员工饮水、洗漱、洗衣、洗澡的水源,靠运奶车从乳品加工厂拉一车水到牧场储水罐,再拉一车牛奶回公司乳品加工厂。上班没有宽带网络、数据交流全靠一张无线网卡。下班没有阅览室,业余生活单调。洗澡没有热水,冬天苦不堪言。房间、食堂没有风扇,如在桑拿浴房。手机网络信号时有时无,打个电话要登山。周边没有超市,生活用品购买不便。在如此的环境下工作,人心不稳,怨声载道,跳槽频繁。
这是我2014年5月5日,正式接管公司牧业板块,在公司一个牧场做调研时看到的状况。后来,我连续奔波另外五个牧场,情形大致都差不多。说句实在话,握着员工长满厚茧的手,当时内心隐隐作痛。我发誓,半年内一定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扭转局面。员工可以流汗,但不能流泪。
上任伊始,我就要求对接牧场的管理部、技术部、奶源部开展“我是员工贴心人”的实践活动,真正地站在员工利益的立场上出发,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将集团公司发展成果惠及于员工,更好地凝聚员工发展牧场。在与牧业总部管理者、各牧场场长、班组长、员工召开多次“恳谈会”了解具体情况后,我向集团公司最高层汇报了各个牧场的实际情况,得到集团公司董事会、执行总裁的积极支持。得人心者得天下,怎么做?归纳起来,有五种方式。
一、凝聚职业共识,重塑团队信念
奶牛养殖行业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非一日之功,受自然条件、奶牛基因、饲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很大。我们的牧场都是建设在远离闹市的地方,周边没有琳琅满目的超市,也不会有歌舞升平的娱乐厅,置身一望无际平原之上抑或重峦叠嶂群山之间,工作日复一日重复,生活年复一年单调。从事奶牛养殖的员工,要有享受孤单和耐住寂寞的心理准备和人生境界,要有把职业当成事业的大格局和大视野。
于是,我带领总部管理者,深入牧场,不断宣贯现代社会意识、信念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塑造良好的牧场形象,培育牧场管理者和员工的敬业感和忠诚度。
敬业和忠诚是牧场的精神支柱,是凝聚全体牧场管理者和员工的黏合剂,是塑造牧场良好文化氛围的恒定的、持久的动力源。
没有刘备,张飞就是个卖肉的,道出了伯乐的重要性。孙悟空没有唐僧就是只猴子,唐僧没了孙悟空也只是个和尚,说明团队很重要。土豆身价平凡,番茄也如此,但是薯条搭配番茄酱以后价格翻到几倍,诠释了合作的意义。所以,我要求牧业总部管理者每周必须至少去牧场两次检查工作,月度、季度、年度经营管理分析会,都要跟牧场管理者、员工面对面交流沟通。通过管理者沟通会、员工座谈会、管理者微信群、微信群、QQ等方式拓宽沟通渠道,既有对工作、绩效的理性分析,又有对生活、学习细致关怀的感性交流。这种常态化的沟通方式,既拉近了总部管理者与牧场管理者、员工之间的距离,又改变了总部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形象。
我们的牧场都远离城市,生活比较艰苦,肉类外出采购,蔬菜自己种植。我和牧业总部管理者每次去牧场都要带上鸡鸭鱼肉、啤酒水果等,检查完工作后,组织各种讨论会、聚餐活动,一方面缓解牧场管理者和员工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与牧场管理者、员工煮酒论经、气氛融洽,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在其中慢慢形成,团队意识、家庭氛围,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
二、提升全员素质,强化教育培训
要想做好员工的“贴心人”,还必须帮助员工提升综合素质。针对牧场场长、生产主管、技术主管、饲养班长、挤奶班长、繁殖班长、防疫班班长,定期举办《管理学》、卓越领导力》《高效执行力》《角色认知》《团队建设》《激情管理》《时间管理》《有效沟通》《目标管理》《绩效管理》等课程培训并实践检验成效。
针对技术人员,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奶牛常见疾病防控技术(乳房炎/BVDV/布病/结核病/亚临床酮病/蹄病/繁殖障碍/热应激)》《奶牛饲料配合技术(非常规饲料/青贮饲料/饲料配方/高产奶牛精料补充料应用/奶牛瘤胃蛋白质调控)》《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犊牛/后备牛/泌乳牛/干乳期/围产期饲养/配种技术/防暑降温)》等有关奶牛饲养的培训。
组织管理者和员工参加国外和国内各种奶牛大会,参加各类养殖专场培训会,聘请奶牛养殖专家、教授到牧场实地考察、指导、讲座,推动了年轻技术人员的成长。
针对基层普通员工,培训奶牛饲养规范、设备操作规程等。同时开展“师傅带徒弟的结对子”活动,师傅订立培养目标,徒弟制订个人成长规划,发挥了技术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促进了年轻技术人员的成长。定期开展“学习经验分享”活动,外出受训的员工学习归来,走上讲堂,把外出学习和工作中获得的经验与其他人员交流分享。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营造“以赛促练、以比促学”的浓厚氛围,激发广大员工学技术、钻业务、练技能的热情,努力为员工搭建展示才华和创新增效的平台,激发广大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牧场持续有效发展。
三、完善运营机制,全员参与管理
牧业公司推进“工资专项集体合同”工作的开展,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劳资关系双方平等协商,促进了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牧场要充分借用牧业公司的力量,不定期播放励志影片,组织学习弟子规、国学进行感恩教育和宣传。
牧场经营管理不只是管理者的责任,必须让全体员工参与进来,营造全员参与经营管理的氛围,人人都是牧场的主人,人人都有价值实现的机会。牧业公司组织各牧场场长、主管、班长、技术能手、员工代表参与编制牧业公司和各牧场的组织结构、部门职能、班组职能、岗位职责、招聘配置、培训开发、人事异动、绩效考核与目标管理、薪酬福利、岗位竞聘等各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业标准;出台饲料采购、加工、验收、检验、仓储的管理作业标准,以及奶牛淘汰、设施设备操作章程等牧场整体运营的管理制度、标准、规程、记录、数据库。
牧场必须认真执行“保安全、抓质量、强细节、提单产、控成本、增利润”的经营管理方针,宣传标语鼓舞士气、看板管理有理有据、数据化跟踪快速反应,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标准、处处有标准,贯彻“人人头上有指标、人人头上一把刀”的全新现代化牧场经营管理理念,使员工有“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工作热忱和激情。
四、相马赛马并举,致力激发潜能
牧场组织一季一次的“优秀示范岗位”评选活动,塑造你追我赶、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激发管理者、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学习力、创新力。结合一年一度牧业公司的“优秀养殖牧场”评选,强化牧场的荣誉感、成就感。牧场之间比单产、比利润、比繁殖、比防疫、比成本控制、比节能降耗,岗位之间比敬业、比责任、比专业、比技术、比效率、比进步,使整个牧业公司形成强烈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荣誉意识、危机意识、成本意识、效益意识,营造大家庭、大格局、大视野的境界,让人人自觉讲奉献,个个争当急先锋。
牧业公司总部管理者一人挂点两个牧场做辅导员,专门设置管理巡查员,牧业公司总经理亲自挂帅担任经营管理督查员,牧场场长是牧场第一责任人,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实行从牧业公司到牧场的无缝连接,帮助牧场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做到小问题班组解决、大问题牧场解决、重大问题牧业公司总部解决。
建立管理、技能两条晋升渠道,将有技术水平又有管理能力的员工提拔到管理岗位,让养殖、繁殖、防疫技术精湛的员工,参与牧场内部技术职称评定,保证人人都有奔头、个个有盼头。简单、听话、照做、高效的管理思路,深入人心。
五、深入员工内心,携手建功立业
牧业公司总部管理者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完成从指挥到指导、从裁判到教练、从批评到激励的完全蜕变;转变观念、务实高效、深入基层、贴近职工,推动重点工作,问需于员工,问计于基层,实现在一线掌握牧场管理者、员工的思想动态,在一线为牧场办实事办好事,在一线推动劳动竞赛,在一线开展自主化管理,形成上下协同、互动互促的工作格局。
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牧业公司总部管理者想牧场之所想,解牧场之所难,帮牧场之所需。牧业公司总经理带队,定期对食堂卫生安全、住宿舒适程度进行监督检查,解除职工的后顾之忧。炎热酷暑季节,把防暑降温慰问品及时送到一线;每逢重大节日,与牧场管理者、员工共同聚餐,送去礼包和礼金;对特困职工,送去补助金和慰问品,带去牧业公司对牧场管理者、员工的关怀。
员工购车购房送红包、员工结婚生子去贺喜、员工家属去世要慰问,把牧业公司总部的关爱送到每一个牧场管理者和员工手上,让他们扎根安心工作,真正体会到牧业“大家庭”的关爱、温暖。做员工的“贴心人”、“娘家人”的理念,一定会薪火相传,把这一管理理念提升到牧业公司的文化建设层面,将人性化、亲情化管理走进员工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