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和丸红、阿丹米同处在年销售规模600多亿美元这一层次上,已拥有中粮地产、中粮控股、蒙牛、中国食品等8个直系上市平台。
自2016年1月起,中粮迎来了赵双连时代。赵双连原为中储粮的董事长。为了跻身跨国粮商前列,中粮继续大规模并购,迅速扩张。
7月,经国务院批准,中纺整体并入中粮,成为其全资子企业。国资委积极支持中粮中纺重组,认为“重组有利于资源整合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加快打造中国自己的国际化大粮商,增强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的能力。”
中粮、中纺同处农粮行业,粮油业务国内市场规模分列第一和第三。在收购来宝、收编中纺后,中粮在全国拥有36个工厂(中粮20家+中纺11家+来宝5家),1800万吨的大豆压榨年产能,整体份额提升至14%,已经超过了益海嘉里的1600万吨,成为国内第一。加上其他油料的加工能力,中粮总的年油料加工能力达到2200万吨,位居全球油脂加工企业产能前列。中粮重组后的棉花业务,也占据全球近10%的市场份额。此外,中粮的年产糖总量也达到200万吨,年国际食糖贸易能力300万吨。
中粮、九三和中储粮,三家国企在中国大豆压榨产能上占据了28%的份额,超过了外资的26%。民营的份额则缩减到了46%。正是看到中国食用油行业的内资企业已经牢牢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而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保护期至2016年结束,国家在2017年放开政策,不再限制外资进入油脂行业。2017年1月17日发布的《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制造业重点取消……油脂加工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年修订)》中,也不再限制外资进入油脂加工行业。
2017年2月,中粮再掏出7.5亿美元,收购尼德拉公司剩余的49%股份。在这一收购交易完成后,中粮成为国际领先的全球大粮商之一,也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全球布局、全产业链、拥有最大市场和发展潜力的企业。以粮、油、糖、棉为核心的农业及食品加工业成为中粮的核心主业。2017年,中粮分别从阿根廷和巴西出口了1100万吨和930万吨谷物及油籽,成为这两个国家的第二和第四大粮食出口商。
宁高宁是嘉吉的忠实拥趸。宁高宁学习嘉吉的结果,是用了11年的时间,将中粮的资产从719亿扩张成了他离开中粮时的4600亿。可是,中粮的利润和利润率在世界7大粮商中都是偏低的,这说明其并购扩张的质量不是太高,或者管理未能跟上扩张的步伐。宁高宁自己也坦承:“目前我们只是增长了规模,把负债比例提高了,一个瘦子变成了胖子。当然这个胖子不是通过他真正的骨骼和肌肉成长起来的,他的脂肪比较多,这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为了去油腻、长肌肉,2017年,中粮开始按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模式进行改革,目的是“打造一批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控制力的专业化企业”。
赵双连对外勾画中粮未来的模式,“中粮将按照‘小总部,大产业’的原则,把资本经营与资产管理经营分开,压缩管理层级至三级,形成定位清晰且职责明确的‘集团总部资本层-专业化公司资产层-生产单位执行层’三级架构。瘦身健体,优化精简集团总部,做实专业化公司(平台),总部下放资产经营调度权,直接管理专业化公司,实现集团总部向管资本的转型。”
与此同时,中粮的扩张明显减速。赵双连提出,中粮要优化资本布局,聚焦核心业务,淘汰非主业不良资产,打赢提质增效攻坚战。其中被砍的业务就包括已经有20余年历史的金帝巧克力,力度之大,震动市场。
不过,2017年8月10日,加多宝凉茶被列入中粮的最新收购名单。可以肯定,加多宝不会是中粮收购名单上的最后一个。在这一年,经过实在提质增效,中粮的资产总额还是进一步膨胀到了5388亿元。
路易达孚、邦吉和丰益国际,这三家公司则同处在年销售规模400多亿美元的这个层级。
路易达孚由法国人列奥波德·路易·达孚创建于1851年,总部设于法国巴黎。路易达孚现在是全球最大的棉花销售商,世界第三及法国第一粮食输出商,它控制着非洲和欧洲大部分粮食和加工品的供应。目前,路易达孚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重要的有布宜诺斯艾利斯、伦敦、巴黎、圣保罗、美国的威尔顿和孟菲斯。路易达孚在全世界范围内从事谷物、油料、大米、糖、咖啡、棉花、乳制品、果汁、金属的贸易以及金融和海运业务,每年收购、加工并运输约8千万吨的产品,在业务高峰季雇佣超过2.1万名员工,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路易达孚迟至2013年才于荷兰上市。上市4年,利润率保持在0.4%~1.0%的低水平,勉强在盈亏线上挣扎。
路易达孚虽然曾是家法国公司,但它更像是家美国企业。而美国也简直把路易达孚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早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路易达孚就是尼克松总统代表团中的一员,并于1973年与中国开展贸易业务,成为第一家向中国出口棉花的公司。温家宝2003年率大豆采购团访美时,路易达孚居然也是美方大豆贸易商的10个谈判代表之一。如今,在中国每年几千万吨的大豆进口中,路易达孚占15%左右的份额。但路易达孚在中国的大豆压榨产能很低,收购天津金光后,其4个中国工厂的总产能才达到1.3万吨/日。加上嘉吉和邦吉各2万吨/日的产能,ABCD四大粮商控制的产能一共仅占13%的份额,还比不上中粮或益海嘉里一个集团所占的份额高。2015年,中国大豆压榨设计产能是41.37万吨/日。
路易达孚看好中国市场,在中国保持扩张态势,并于2011年在福建漳州合资了一个糖厂,这也是各大跨国粮商除中粮外唯一在中国建设的糖厂。2017年2月,路易达孚与山东渤海签约,合作在山东青岛新建粮油加工基地。
但对其他市场的非核心业务,路易达孚也在大力收缩,比如结束了在非洲和澳洲的化肥业务,还出售了金属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