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经销商对厂家的抱怨

过河拆桥:在厂商之间的冲突中,经销商对厂家最反感的就是“过河拆桥”。在一些经销商看来,当初厂家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市场基础,产品也没有特色,市场支持也不够;有的厂家根本就找不到商家合作,有的厂家虽然已经运作了一段时间,但是市场做得很差。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把产品接下来,耗费了大量精力,也投入了资源,帮厂家把市场做了起来,销售额逐年增长,品牌知名度也不断提高。结果销售规模做大了以后,厂家就不满足了,新推出的产品不找自己做,给了其他商家,甚至还要切分自己的经销区域或渠道,没有和自己商量就把下游的分销商直接开成经销商了,这种做法太令人寒心了。

-​ 占用资源:在经销商看来,他们面临的压力已经够大了,市场运作的成本大幅提高,他们的资源也很紧张,但是厂家一味地让他们投入更多,这并非是他们情愿的。他们认为,市场投入主要应该由厂家来提供,如果厂家在这方面比较保守而主要依赖经销商,是不可能将市场做好的。确实,有的经销商相当卖力地推广厂家的产品,原因就在于厂家愿意为其提供充分的费用补贴,使其在市场拓展上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全力而为,如果反过来要占用他们太多的资源,这就难以接受了。

-​ 拼命压货:这也是经销商对厂家非常反感的一点,在厂商合作中会经常出现。厂家的实力越强,就越会向经销商压货,海天、太太乐、家乐等大品牌都是这样,这些品牌发展壮大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向经销商的压货,可以说没有压货就没有这些大品牌的今天。厂家是舒服了,但是经销商受不了,压货就是压资金,货压得越多,经销商的现金流压力就越大,碰上厂家大力疏通渠道、拉动销售还好,压得多就赚得多,如果厂家只顾压不管疏,那就麻烦了,库存一大堆,一年下来很有可能就是白干。再说市场容量都是有限的,年年都压又怎么可能年年都有大增长呢?

-​ 缺乏帮扶:随着市场的日益复杂化,市场运作的难度也在增加,同时经营多个品牌的经销商,要让他们对每个品牌的经营都要非常专业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得到厂家销售团队的专业支持。令经销商不满的是,不少厂家无法为其提供专业的销售指导,包括市场策略、产品规划、渠道规划、费用规划、推广方案等,只能依靠他们自身的经验行事,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不少经销商在接产品的时候都非常关注厂家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专业支持,他们不怕多花钱,而是怕厂家对他们不闻不问。

-​ 只顾圈钱:经销商还对部分厂家招商圈钱的行为表示非常不满,一些厂家根本就没有多少实力,也不懂行业,对市场运作也缺乏经验,但就是善于炒作,产品不怎么样但是概念很吸引眼球,包装也设计的很漂亮,再加上提出了一堆看起来很诱惑人的合作政策,高力度的返利,进货送车、送电脑,从空中到地面的立体传播造势,专业团队全程辅导,甚至还有可能给股份,未来可以享受上市增值的红利。其实这些只不过是为了圈钱,一旦把款打过去,后面找人就很难了,之前承诺的那些条件很少做到位,最后还是经销商吃亏。

反过来,厂家对于经销商的表现又是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