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媒体上经常看到某大企业由于患上大企业病,内部管理人员看不到真正的问题所在,导致官僚主义、文牍主义横行、内部创新极度不足。于是,某个竞争者得以后来居上,大企业被打败后无奈破产。
事实情况往往不是这样,真正的原因并不是“保守”、“创新不足”或者“自大”,原因来自于路径依赖。以我多年在大企业工作以及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的经验来看,企业内部的人对问题是什么有着切肤之痛,但往往并不从根源去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以及并不准备用创新找到新的路径,最终解决问题。
原因来自三个方面。第一,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一条路径已经被验证过有利可图,另一条路则没人走过,充满着未知的风险。职场中人,尤其是身在高位的管理人员,很少有人真正愿意以身试险;第二,被既得利益绑架。举个例子,当苹果首先推出个人计算机之后,IBM用极快的速度推出自己的个人计算机,并很快取得了领先地位。但由于大型计算机是IBM的主要利润来源,于是个人计算机的团队在公司内部不受待见,处处受到抵制和打压。由此导致了IBM公司的第一次大危机,直到小沃森(Thomas Watson Jr.)主导的“IBM360”豪赌大获全胜之后,IBM才重回主轨道。第三,原有多个领域的创新反而成为新的枷锁。今天,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正在苦苦抵抗着网络巨头亚马逊的攻势,其中最大的问题反而在于前面说到沃尔玛的成功创新,包括已经成型的供应链和分销模式,原有的成功模式让沃尔玛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但同样也让沃尔玛难以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