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五年光景,从一鸣惊人、如虎添翼到困兽犹斗乃至金蝉脱壳,PPG走了一个完整的倒“ V ”字形曲线,冲击并变革了中国服装业运行的模式。红极一时的凡客诚品与玛萨玛索莫不是吸取了服装B2C革命先行者PPG的经验与教训。作为先烈,PPG提前演了一出勇敢者的游戏。
营销战略启示一: 从原子到比特,也说B2C
从工业化到数字化进程演变中,机会随处可见。戴尔与阿里巴巴成功的示范效应,引起其他行业先知试图从互联网时代脱颖而出。PPG的“轻公司”商业形态,颠覆了既有对传统服装业的想象空间,取得了以小搏大的里程碑式胜局。
传统企业VS“轻公司”商业形态。PPG整个公司的运营团队30多人,外加一个上百人的呼叫中心,与传统服装大鳄雅戈尔2万多人的庞大集团军,不可同日而语。PPG一无工厂、二无分销系统、三无店铺,产品依靠OEM贴牌代工,营销依托报纸、杂志、网络、DM等介质为载体,销售依赖一个呼叫中心完成全国订单,而雅戈尔从生产研发(占地700亩的纺织城与衬衫城)到完善的各级经销商渠道网络,直至分布全国的连锁专卖店/专柜(全国1500家门店),形成一条产业链条。
互联网时代,呼唤商品标准化,似乎与个性化需求存在矛盾,但是仔细推理分析,也不尽然。正是消费需求的多元化,造就了互联网的英雄,正因为宅男宅女的顾客分化,产生了需求,这部分消费人群愿意足不出户实现自己的购买行为。
营销战略启示二:销售VS品牌
审视一下PPG品牌建设,只有一句广告宣言:Yes!PPG!这句富有煽动性的语言明显从企业自身出发。至于PPG品牌对于消费者意味着什么,极其模糊。PPG的销售可圈可点,在品牌建设上毫无建树可言,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纯粹的卖货。B2C比之传统主要是渠道的改良,并不能改变其他营销要素,阿玛尼西服是尊贵的象征、Jeep是中年休闲个性男人的符号、美邦是不走寻常路叛逆个性青年的选择,PPG呢?似乎什么都不是。
业界先知一直在为“销售为王”VS“品牌导向”争论不休,其实,销售与品牌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都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手段。为什么20世纪年销售超过80亿元的三株会轰然倒塌?三株销售做的不可谓不成功,其他因素暂且不论,忽视品牌建设确是三株倒台致命的原因,说白了,没有做到真正从卖产品到打入消费者的心智。因此,功利性的纯粹销售主义肯定是一条短路。当然,纯粹品牌主义也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很多企业连最基本的销售通路建设都一塌糊涂,就火急火燎地上电视广告,就犯了过犹不及的失误。
营销战略启示三:回归产品主义本源
公司创始人是全公司唯一的产品经理,所有的布料由他负责购买,向外包工厂下订单,至于开发什么产品,也是根据美国市场的一些经验,甚至个人的喜好审美来设定具体的产品线。
产品设计的缺失、服装行业的把握、消费潮流的洞悉都是企业的必修课,很明显,这一块是PPG明显的漏洞,不是做得不好,而是根本没有做。
尽管时髦的4C 、4R还有更多的营销理论充斥坊间,但是博大精深的4P又有几人真正看懂了?作为4P中的本源要素——产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产品与其他4P价格、渠道、促销圈内互动,与品牌、竞品、消费者等营销因素的对应都是大课题。
营销战略启示四:企业导向VS消费者导向
消费者从来都不是市场营销核心要素,但是忽视“消费者导向”的营销品牌都不会走远。PPG自称为不是一家服装企业,而是一家数据处理企业。消费者元素在PPG看来仅仅是产品的承担者与买单者。忽视消费者的感受与意见,导致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的符号打造一向毫无作为,甚至虚无。你对我好,我便对你好!消费者同样会想,我与你就是生意买卖关系,你PPG开张关门,又关我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