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认为,如果将“对内-对外”“控制-灵活”组成两个维度,在这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就可以派生出四个象限,如果每个象限都代表着一种文化导向,又可以把企业文化分为四个基本导向:目标导向、规则导向、支持导向、创新导向。
“过程控制”与“灵活自主”、“外部发展”与“内部运营”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必要的,它们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和相辅相成的,只是企业在不同时期对它们需要和使用的程度不同而已。每个企业的文化在同一时期都存在以上四个导向,只是在不同历史条件和阶段下呈现的各个文化导向的强弱程度不同而已,并且四个导向都具有自己相对的关联特征。
一般而言,企业文化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导向,企业文化的发展都遵循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路径:创新导向——目标导向——支持导向——高层次的创新导向,以此进行企业文化的不断演进,推动者企业管理一步一步地迈向更高层次,并形成螺旋式上升态势。
从模型来看,创新导向、目标导向都偏重面向外部发展,规则导向和支持导向偏向内部运营。当然,内部运营也需要创新导向和目标导向,但检验所有创新性工作及其工作目标是否有效的根本标准在于它们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外部发展,是否有利于满足用户的需求、保障企业的盈利。如果方向偏离,越强的“创新”,越大的“目标”,则越危险。例如市场活动,不论其形式多么“创新”和“精彩”,如果只有自己人看,就不叫“创新导向”(在进行前期文化诊断时,需要注意“在工作中,不要因为过分注重形式表现目标,而忽视更重要的目标——有效地促进企业外部发展和让客户更加满意”),通过“模型”实证分析不仅可以看到所有的工作成效最终都要与外部发展联系起来,还进一步证明“促进企业的外部发展是衡量所有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
从理论上看,企业文化导向的健康状态应该是菱形。实际上,国际上成熟且优秀企业的文化导向大多呈现为一种倒梯形,即支持导向和创新导向较强,规则导向和目标导向较弱。这已经成为当前国际优秀企业努力追求的文化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