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知行合一的计划

与物流计划相对的是生产计划,后者处于更中心的位置。生产计划的好坏,可以从其合理性与有效性两个维度理解。生产计划的合理性重点关注的是运筹学意义上的效率,排产方法是其重要体现。排产方法是生产计划员的基础技能,常用的方式有前向排产法和后向排产法。前向排产法就是按照工序次序正向逐次为每个工序排产,后向排产法则是逆向以终为始逐次为每个工序排产。前向排产法容易导致车间在制品过多,后向排产法容易导致工单完成率低,这需要依据产品特征、自身生产环境特点进行选择。

还有一种基于TOC思想从瓶颈工序开始排产的方式。排产时对不同工单进行优先次序安排的方法,有点类似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安排计算作业优先级的思想,比如有先到先行法、短作业先行法、最早完成的任务先行法、长作业先安排法等。这个过程还有一些更基础的原则,比如让设备利用率最高、让各工序件的工作延迟最小化、让在制半成品存量最小化等。按照TOC理论,生产能力利用最大化不是第一位的,产线全程的物流平衡才是第一位的,即各个工序都与瓶颈工序同步,这些在制品才会最少、生产周期才会最短。总之,这里面的学问基本算是最典型的运筹学意义上求最优的学问,运筹学是其基本指导理论。

生产计划的有效性关注的则是计划的知行合一,即计划是可行的且被如实执行的。我见过的大多数企业,生产计划领域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生产计划合理性问题,而是生产计划有效性问题。下面我从三个层面论述如何确保生产计划有效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