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润滑油+互联网可以这样做

——选择最高等级的产品,通过极致性价比,打造口碑。

润滑油+互联网不是绝对不行,方法正确,也能获得不错的利润。

我们看下小米手机的打法,小米1上市时,采用当时最高的配置,通过整合资源,把价格拉低到1999,而同样配置的三星、苹果则高达4000-5500,从而引爆了互联网。

当年的嘉实多也利用了类似的手法,把当时最顶级是SJ合成油,零售价定位300左右,批发价不到200,而壳牌、美孚则接近600,悬殊一倍的差距,让很多车主倒戈。

想通过互联网引爆,就要采用最高等级的产品,这些高端产品,是对手用来获取暴利的,你就可以把这个“水分”挤出来,让车主得到好处,虽然没有暴利了,但利润还是很丰厚。

我们知道,即使是最顶级的酯类合成油,每公斤单价也就20多,4L包装的成本不到90,“壳多美”的出厂价一般是400-500之间,这样大的空间,我们能做足够多的文章;而常规的SN 10W-30,单位成本15左右,4L包装不超过60,相对大品牌动辄180左右的出厂价,你有足够的空间来操作市场。

用最高等级的产品做市场,不仅可利用的空间大,还能给车主更好的体验,也就是“口碑”好,极致的产品,良好的口碑,自然能引爆互联网。但互联网+的天生短板,想做大规模,不容易,还是要靠传统渠道,也就是经销商来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