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追求女孩成不成谁说了算?一般人说是女孩说了算,她可以选择接受或不接受;我说是男孩说了算,他可以选择追也可以选择不追。当然,男孩也可以选择死缠烂打。客户有选择供应商的权利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供应商难道没有选择项目的权利吗?这个选择是双向的。当客户认同你产品的价值,我就愿意跟你合作。当某些客户不认同你的价值,把价格作为评判供应商的唯一标准,我也可以选择不跟你合作。
我们的销售人员更多的是被告知:“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但我更喜欢董明珠这个霸气的说法:“推荐好东西,不要低三下四,能成交就成交,不能成交就下一个。你若信我,三言两语就能成交;你若不信,我就是把整个华夏五千年文明给你讲一遍,你也会说,我考虑考虑。”这难道不是我们做项目销售应该具备的心态吗?
因此,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应该有亿万富翁的心态:我是财务自由的,我有选择项目的权利,如果条件对我不利,我不一定非得做这个生意。害怕失去客户就是邀请这个客户把你耍得团团转。除了心态上的准备以外,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还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入。
第一,对一些主动找上门的客户可以询问: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我们公司的?如果一种回答是:“我是从网上搜到的。”另外一种回答是:“是通过客户介绍的。”那么你觉得哪种项目成功的概率大一些?当然是后者。一般认为找上门的项目比你主动找的项目靠谱些,其实很难说,对方有可能是找你陪标的,也有可能是问价的、免费咨询的、套方案的,我们未来会进一步讨论。
第二,了解他们的目标客户。如果他的客户是低端的,而你的产品是高端的,你觉得你的客户会购买你的产品吗?相反,如果他的客户都是高端的,而你的产品是低端的,他购买你产品的可能性也很小。假如你是顶级橱柜的生产商,那你的客户会是谁?为低收入群体提供经济适用房的房产商,还是做精装修房的绿城、做豪宅的星河湾呢?顶级橱柜的销售人员告诉我,碰到后者他们的项目中标没有悬念。我以前做厂房屋面墙面围护系统的销售人员时,医药行业的洁净厂房是我重点关注的行业,也做成了许多大项目,那些厂房洁净度达到一千级,欧洲和美国的药厂都是我的目标客户。
第三,最直接的是问项目预算。如果客户愿意告诉你他的预算,那就比较容易判断出他是否能够买得起你的产品。如果客户不愿意回答,说不方便,你换种方式这么说:“我理解,不过,对您的预算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为您量身定制方案,有些功能可以简化,您说呢?”也可以在对方放松的时候冷不丁问。敢不敢问是心态问题,如何问是技巧问题。
第四,了解项目的决策过程。可以这么问:“我们设备采购是如何决策的,都是通过投标的形式吗?”客户说,公开招标、网上投标、议标或者说最低价中标,哪种采购方式对你有利,只有你自己清楚。另外,甲方自行采购、甲方定乙方采购或乙定乙购,总部集中采购还是总部定品牌分公司采购,客户的哪种决策过程对你最有利呢?我以前在外企500强企业做项目销售,最喜欢的是甲方自行采购,甲方定乙方采购次之,最恼火的是乙定乙购。另外,政府项目一般采用公开招标形式,操作空间比较小,如果厂家的实力过硬,即使前期没有做工作,成功的概率也是不小的。
第五,项目本身的定位是一定的,当参与竞争的其他品牌明显低几个档次,客户仍然花很多时间跟你讨论产品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也许是他们需要搞清楚某些技术细节问题,而你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所有对手的品牌定位都高于你,客户一般不会买你家的产品,你只是客户用来打压其他供应商的武器。询问有哪家参与竞争的时候,如果直接问:“这次有哪几家单位参与竞争?”可能对方不愿意回答,不妨这么说:“您如何看待我们与其他供应商之间的区别呢?”
我有个学员,她代理某进口品牌高档检测仪器,每台仪器两百万元以上,代表他们这个行业的最高水平。在她刚开始干销售的时候,也碰到过客户花很多时间跟她讨论产品细节,她自己搞不定,还请公司资深技术人员协同拜访,不过客户最后都是买了国产品牌,因为国产品牌价格少个零。后来她学精了,第一次拜访以后都会去客户的实验室看看,客户目前正在使用什么样的仪器,如果还在使用国产检测仪器,又没有合理的理由要买进口的,她往往会主动放弃这个客户。
第六,了解目前采购流程处于什么阶段,是立项阶段、初步设计还是正式招标前。立项阶段你可以占个先机;而初步设计是为了满足编制施工招标文件、主要设备材料订货的需要,也就是说需求基本上已经确定,在初步设计以前还有机会,初步设计以后要改方案改配置难度就很大;如果到了正式招标前,陪标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总结:
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判断项目是否值得投入:怎么找到我们的?你的客户是谁?本次采购预算?采购如何决策?项目档次定位?处于什么阶段?